评破格鲁派格西龙树迦措与迫尔基活佛关于阿弥陀佛的邪说

评破格鲁派格西龙树迦措与迫尔基活佛关于阿弥陀佛的邪说(赏花人2019-02-26

 

编按:昨日,一个专门致力于弘扬净土法门的法师,给我发了一位藏密活佛与一位格鲁派格西的文章,两篇文章均涉及较大的邪见。两篇文章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对阿弥陀佛和往生极乐世界有较大的误会。其中,格鲁派格西的文字没有专门指阿弥陀佛,但按其文义,其所贬低的对象就是包含了阿弥陀佛的修法。

今将二位的邪说收集到一起,予以评破,望有缘了知,不要受藏密中部分邪说影响求生净土的信心。愿共有缘,齐心协力,护好净土法门。

正文分二部分,先论迫尔基活佛,再论龙树加措格西。
第一,先说迫尔基的情况
迫尔基原文:“⒈尽量不要供养比丘身像的阿弥陀佛像;⒉尽量不要供养含有往生净土法义的经书;⒊尽量不要供养涅槃塔形制的佛塔,也不要贡献塔龛内供有阿弥陀佛的佛塔。以上佛像、佛经和佛塔,均含有往生净土的寓意,与祈请上师住世缘起相悖,因此最好不要在祈请传法时供奉,以避免引起传法上师不悦及不必要的不良缘起。如果实在想供养此类经像塔或者专门求授此类教法或圣尊灌顶,可以避开祈请传法在其他场合供养。”
迫尔基的问题在于,他对往生极乐世界的内涵了解不够。
㈠就往生本质说,往生本质为众生心体与佛心体的交融。约往生究竟本质说,往生有入意,众生心佛心互入,众生愿入,即愿往生。本质并非是时空的转化,并非依正二报的取舍。如《观无量寿佛经》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 这段话就是点出往生本质,其实是众生心与佛心的交融,彻底交融,即是往生。迫尔基显然认为往生天然含有死亡之义,这是迫尔基的误会与曲解。迫尔基未能明往生本质,不然他不会那么抗拒弟子把阿弥陀佛像以及带有求往生内涵的书供养自己了。他认为这表示让自己早点死亡舍报的意思。这种解读角度,看不出佛法的思维方式,倒是很像民间不理解佛法的人所思。

㈡就能所说。往生之能往为现前一念心性,所往为阿弥陀佛所证之圆满法性,能往、所往体性实不二。从迫尔基的语言看,迫尔基应是认为,能往与所往有本质区别,或者说本来是存在能所界限的,一旦突破这个界限,对于迫尔基来说,就意味着死亡也随之而来了。这也是很深的误会。误会在于,本来就没有界限,突破界限才是突破死亡。众生不了,自己设置了界限,在自己心与佛心之间。其实迫尔基不知道,不能突破这个界限才会被死亡困住。迫尔基反而以为,突破这个界限意味着死亡,这是有点颠倒的知见。这个界限是我见、边见习气虚妄设置的。迫尔基把净土看成是与娑婆世界全然两隔的,本质就是他认为自己的心体与阿弥陀佛的心体是两隔的。或者说,迫尔基根本就没有考虑到,所谓的净土,本质就是佛心,所谓的往生,本质就是自心、佛心交融。迫尔基对于往生的理解完全停留在表面。
㈢就迫尔基误会极乐世界本质说。极乐世界并非一个有具体处所的地方,本质是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的净土。如这个娑婆世界,有一个人信愿具足,这个人所在之处就不离极乐。有一百个人信愿具足,这一百个人所在之处就不离极乐。舍报后,并非是从一个具体的处所到另一个具体处所,而是随着心佛交融的程度,自己内心迷悟程度,染净差别而受用净土境界。正如作梦一样,梦中的空间与现实的空间,并非是两个地方。就在作梦者身体所处的空间中,梦中的空间可以无碍现起。往生极乐世界也是这样,并非是离开娑婆世界另有一个极乐世界,并非从一头跑到另一头,也不是娑婆世界与极乐世界境界完全等同。正如作梦者梦中境界与做梦者身体所处的实际时空,可以有无量差别一样,极乐世界与娑婆世界也是如此。虽然在空间上并非离开娑婆世界而另有一处叫极乐世界,两个世界确是截然不同的。一个是已被佛心所摄受的无漏清凉境,一个是五浊恶世。

在迫尔基的意识中,极乐与娑婆显然是两个不同的地方。他应该是没有意识到二个世界其实并非是空间本身的方位处所不同,没有意识到二个空间是可以重叠的。空间转化的关键就是现前一念心,不是说死亡之后往生到远离娑婆世界的某地,本质其实是由于对阿弥陀佛信愿具足,就能在不离现实空间的当下进入极乐世界,实际上这就是往生了。如果往生者寿命还在,不但不会因此减寿,反而自然具有消灾延寿的作用。而且,如果迫尔基能够信愿具足,寿命未尽时,这两个时空中可以转化无碍。寿未尽前,随缘作佛事,若寿尽,见阿弥陀佛,可以马上回头,至少的利益是从此不堕三恶道。这是无尽的妙事,本来是非常值得庆慰的,迫尔基却似乎很抗拒往生。这实际上是一种比较颠倒的知见。

就如同一个人不断修学戒定慧,他境界提升后,身心所受用境界自然不同了。如果迫尔基抗拒往生,却不抗拒自己修戒定慧,这是不明极乐世界本质的表示。信愿具足,极乐胜境自然如对目前,并非是离开心而说从某地至某地。

㈣就迫尔基狭隘的,过于唯物的缘起知见说。一件事情的缘起意义究竟如何,并非是事件本身决定,而是由经历此事件者的心与知见决定。若说缘起内涵完全由境本身决定,这是过分解读缘起,也是过分依赖外境的一个体现。迫尔基把供养阿弥陀佛像,在缘起意义上解读为死亡、舍报,这是比较狭隘的缘起见。佛法虽然不抹除外境的意义,但是更侧重的是内心的素质,强调心转境。弟子供养阿弥陀佛像,完全可以解读成上师将来有弘扬净土法门的缘分,或者解读成是阿弥陀佛加持护佑。迫尔基则完全从人我角度解读,从外境角度解读,并未就佛法本身角度解读。且西方极乐世界的西方,有歇烦恼、本性寂静之喻意,弟子供养净土经像,也有祝上师早日证得本寂法性的缘起,也可以解读成弟子祈求上师加持一切弟子速证本寂之性的缘起。迫尔基的缘起观显然是过于物质,或者说或许依赖境界了,也过于侧重在人我见角度了。

㈤迫尔基对于阿弥陀佛大愿了解太狭隘。阿弥陀佛大愿中,不仅摄受、加被求生者,也摄受虽然念阿弥陀佛名号而不求往生者。并非念佛、接近阿弥陀佛就必定要求往生不可。对于不求生极乐世界的人,阿弥陀佛慈悲不减。如三十三到三十七愿,都是加被不往生而念佛者的。另有四十愿后,也有几个愿是完全针对念佛而不求往生者的。现摘录三十三到三十七愿如下: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蒙我光明触其身者,身心柔软超过天人。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闻我名字,不得菩萨无生法忍、诸深总持者,不取正觉。|“‘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其有女人闻我名字,欢喜信乐发菩提心,厌恶女身,寿终之后复为女像者,不取正觉。|“‘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常修梵行至成佛道。若不尔者,不取正觉。“‘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天人民,闻我名字,五体投地,稽首作礼,欢喜信乐修菩萨行,诸天世人莫不致敬。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

迫尔基也显然没有仔细读过这些内容,不然,怎么会不愿意接受阿弥陀佛的慈悲加持?迫尔基也许是对于极乐世界太过陌生,对于阿弥陀佛太过陌生了。希望迫尔基活佛能够加强对佛经的学习,不然,把阿弥陀佛与往生的意义解读错了、扭曲了,这也是一种谤法。对于信众的误导,是对于阿弥陀佛本愿的扭曲解读,对于净土法门在娑婆世界流通造成了阻碍,使令众生不喜阿弥陀佛,不愿闻阿弥陀佛,错失无量利益。

第二,论龙树格西的邪见

“观想八万四千年相好庄严佛身的功德,不如忆念上师一刹那的功德,因为忆念上师可即身成佛。郭仓哇大师说:生成次第虽然多,观想上师法最胜。如,对世间如意宝进行祈求,能帮助解决今世的利禄需求,对上师诚心祈求,决定获得世间与出世间的一切成就。”

龙树格西的邪见,也比较容易理出头绪来。格西说念佛不如念上师的意思,其实是从能念(能缘)心来说的。因为从所缘境来说,佛陀肯定殊胜于上师,因此推论格西的潜台词就是:以上师为对境时,能念之心具足的信心会更好。再进一步说,格西实际上要说的是:上师离我近,我真是感受到,容易起信,对我恩德大,我容易起敬重心。

虽然格西这段话没有明说,只要稍微推一下就可以知道了。格西只能从能缘心安立念佛不如念上师,从所缘是根本没法安立的。那么,格西说的是否在理?实际完全不通的。

⒈就所缘境辨。所缘境本身所具备的功德是否圆满,

这是一个不可

忽略的因素。就像一个人对着石头再虔诚地祈求流出牛奶来,都不如直接去母牛那里挤更现实。上师不是佛,现在一般的上师就更是凡夫无疑,自己不具备成佛的功德,怎么给弟子即身成佛的功德?

⒉就能缘心辨。如果说通过观察上师的恩德,可以对上师起更大的

信心,忆念上师时,就能缘心来说,因为信心更大,更容易受加持,那么,通过观察佛陀的恩德,忆念佛陀,真切地感受到佛陀真实的加持,一样也可以起深信。当然,对于那些一定要见到人才可以起信的根基者来说,他们没法想想一个人虽未见过佛,却可以通过念佛来感受真实加持,成就佛道。

《楞严经》有说过,众生忆佛念佛,能够成佛: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

注:念佛入无生忍,即入实相。

又如前面已经引用过的《观无量寿佛经》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

这都是真诚忆佛念佛能感佛真实加持的原文,乃至还有观想佛陀而得佛授记的经文,同出自《观无量寿佛经》:“观眉间白毫,极令明了。见眉间白毫相者,八万四千相好自然当见。见无量寿佛者,即见十方无量诸佛。得见无量诸佛故,诸佛现前受记。是为遍观一切色身相,名第九观。作是观者,名为正观。”

这是真正的必成佛的受记了,也是忆佛念佛感佛亲现的文字。龙树加措也许认为佛陀现前摄受加持的力量也不如自己上师,那当然也是一厢情愿。具足圆满功德的佛陀现前加持,不是龙树加措的任何一个上师可以比的,更不要说格鲁派的佛——目前能够看到的,最多只是藏教佛,连通教佛尚且不如,何况阿弥陀佛这种圆教佛,恐怕格西很难想象。

龙树加措显然也是对大乘经文缺乏了解,这也是格鲁派重论不重经的一个缺点。忽视佛陀亲说的话,把上师放在佛陀之上,实际上这已经脱离了佛教的范围。

对龙树加措邪见的综评就到这里。以下是从其语言逻辑角度谈谈,也是为了让大家了知龙树加措作为格鲁派格西的此番知见,并不是特别讲道理。

格西观点与论据的提炼如下:

格西观点:忆念上师一刹那,比忆念佛相好功德大。

格西理由一:忆念上师可以成佛。

格西理由二:诚求上师,能获得世出世间一切成就。

其中理由一与理由二可以合并。因为成佛即有一切圆满的意思。

现针对格西观点予以评破:

一破:破格西话中隐含的“观佛功德不能即身成佛,忆念上师才可以成佛”义。

这句话是格西没有明说,但可以从其话中推测出来的,因为格西试图以唯有忆念上师可以成佛,证成忆念上师胜于念佛。如果格西承认忆念佛陀也可以成佛,那格西这个结论就成就不了了。

观点:若忆念上师能成佛,忆念佛功德也能够即身成佛

理由:佛陀功德超胜上师

或这样对:

观点:若忆念佛陀不能即身成佛,忆念上师也不能即身成佛。

理由:佛陀功德超胜上师。

二破:破忆念上师能够成佛。

理由:能念之心有漏,所念上师亦有漏,有漏与有漏和合,不能引生无漏。如石头与木头叠加,不能生油。

注:能念之心,若已得定,再观察凡夫上师身为五蕴,五蕴皆空无生,不排除有证果可能。但如果就是忆念上师五蕴身,忆念上师之六根,不涉及随顺实相的慧观,这不可能证果,否则就违背了因果规律。

三破:无论上师是不是佛,格西的话都不能成立。

若格西说,上师是佛,故念上师能即身成佛,则格西之说,等于忆念佛陀可以成佛,格西就不应说忆念佛陀不能成佛。所念皆为佛,如何格西家的佛能加持令人成佛,阿弥陀佛等就不能令人成佛了?佛与佛功德有大小吗?

若上师非真实佛,则上师不具佛功德。自己尚且不具,如何令弟子即身成佛?如自己不懂修车,任他人再虔诚祈求,怎么可能因此祈求而会修车?

南无阿弥陀佛!

谨以此文回向有缘共同往生极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