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礼、有理、有利、有节-关于学诚法师事件处理的思考

有礼、有理、有利、有节

——关于学诚法师事件处理的思考

(一位居士20190625)

我一直在阅读“以经为则,以戒为师”公众号,内心渐渐生起很强烈的感触。我是一个关心佛教兴衰的居士,特别盼望政府宗教部门和司法部门能够尽早公开学诚法师事件的详细调查结果,并且依据佛教戒律认真处理,依据国家政策法规严肃处理。如此才能够树立“爱国爱教”的鲜明旗帜,如此佛教才能够长久地健康成长,如此信众才能够破除迷信,从自身策发学习佛学经典的真实力量。

2019年6月3-5日,我参加了“北京佛教居士骨干爱国主义教育培训”。我思维:佛教兴隆,离不开佛教治理;而佛教治理,包括“僧团羯摩自律”和“培育骨干居士”两个方面的内容。

今年,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诞辰121周年。周总理以其非凡的外交才能,为新中国外交事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有人概括周总理的外交艺术为八个字,即:“有礼、有理、有利、有节”。

我进一步思维体会,周总理外交艺术的八字方针,特别适合于学诚法师事件的处理。不仅可以给广大居士信众以良善的心灵慰藉,而且透过正确的佛教理论的引导,可以提升居士信众爱国爱教的精神素养。

 

第一,是“有礼”

维系佛教兴隆,需要僧俗和合。建立感恩、诚信和互助的社会大环境,不可急于求成。佛教的治理,就是要处理好僧俗的关系。“佛法二宝,并假僧弘”,说明佛法住世,必须要依靠僧团来维持和弘扬。

在《十轮经》之中,佛陀强调了对于居士信众的一个“劝俗敬护”角度。《十轮经》云:“破戒比丘,为不信所烧,自堕恶道,(但是)能令众生增长善根。以是因缘,一切白衣皆应守护,不听谪罚。” 所以,处理僧俗关系上,在家居士恭敬出家法师,必须“有礼”。

 

第二,是“有理”

爱国守法,爱教守戒。佛教“随方毗尼”的概念,很早传入中国。佛陀在《五分律》云:“虽是我所制,而余方不以为清净者,皆不应用;虽非我所制,而于余方必应行者,皆不得不行。”又如《涅槃经》云:“今以无上正法,付嘱诸王、大臣、宰相及于四众,应当劝励诸学人等令学正法;若懈怠破戒、毁正法者,大臣、四部应当苦治。”

这是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嘱咐:“若懈怠破戒、毁正法者,大臣、四部应当苦治。”就我们佛教界来说,只有牢固树立法制意识和戒律意识,才能更好地保障佛教信仰的自由和权利,维护寺院和僧团管理的正常秩序。

这就是“有理”,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对于学诚法师事件,广大信众盼望政府宗教部门和司法部门能够尽早公开学诚法师事件的详细调查结果,并且依据佛教戒律认真处理,依据国家政策法规严肃处理。

 

第三是“有利”

我很小接触佛法,到现在学佛也近四十年了。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这次我在北京参加佛教居士骨干培训,我越来越感受到党和政府的伟大。佛教治理和佛教发展,一定要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一定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学诚法师年轻时极富才华,本来已经拥有非常高层的社会地位,而且我们广大居士信众皆因不明真相而信任和拥戴。在处理学诚法师事件过程之中,务必考量“有利”的安置手段,把“有理”与“有利”相互结合。特别是对于寺院法师和居士信众,极其重要的就是把事件真相的充分说明,以及如理如法的引导。否则,在对于政府信任方面,可能会产生诸多极其负面的影响。这也许就是宗教的复杂性吧!

 

第四是“有节”

学诚法师事件对于佛教,其实是一个巨大的伤害,我们僧团法师和居士信众都应该深刻省思,我们僧团法师和居士信众确实应该认真总结经验。

在日常老和尚去世之后,北京龙泉寺和台湾凤山寺都出现了“依师法”方面的问题,从而导致核心弟子对于僧团负责人的举罪揭发,这点确实应该进行深入反省。我特别注意到中国佛教协会的相关报道,强调:“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这是非常好的事情!

居士信众,许多非常单纯,非常无知,也非常情绪化,所以,如何处理好这些复杂的宗教事宜? “有节”,有节制,一定要有相应的先后次第。分步骤,讲团结,则社会和谐,国泰民安,佛教也可以长久住世。

……

阿弥陀佛!我思维到这些,再再祈愿我们佛教信众,广读经律,以经为则,以戒为师。

祈愿佛教长久住世!

某居士弟子敬上

2019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