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讨论类编36:南北教法讨论

交流讨论类编36:南北教法讨论(2019年上)(20220117整理)
(一)
【居士】八本书(“帕奥西亚多八本书系列”),根据这些开示和上座部经典,南传根本就不是小乘。您方便时看看这些经典,《菩提资粮》菩萨道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以前理解的所谓“南传是小乘”,实际是造了谤法、谤僧乃至谤佛的业。
另外对藏传的辨析别再进行了,再往下进行就是减分。同一个道理听多了,大家会反感。自己去学习是第一位的,这一世可以推到不退转的地位。
【贤佳】南传经典是隐说大乘的,非深广明显宣说,正求的是不来世间的住寂涅槃阿罗汉果,非随世示现的无住涅槃佛果。有些人依南传经典和修行来否定大乘经典与相应修行,是极重谤佛、谤法、谤僧业,宜多闻阙疑,审思明辨。
邪法乱教,祸国殃民,随缘辨破,随缘修行。
【居士】如果再过多批判,藏传佛教会向有关部门控诉的,国家也会有考虑。另外,何必抱着大乘、小乘呢?禅修最后见功夫。闭关吧!需要什么支持吗?
【贤佳】无妨,“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本是一佛乘,不应争大小。多有南传学修者执取南传经典与修行而否定大乘经典与修行,所以随缘辨说。
娑婆世界末法时代物欲横流、伪滥众多,不仅北传佛教界,南传佛教界也一样(附件资料《一位缅甸帕奥禅林学修的居士对〈燃烧的僧袍〉的相关见闻报告》https://zhengxinfofa.org/671.html,供参阅并请核查)。我不奢求今生证得禅定乃至圣果,但愿持戒念佛往生净土,亲近阿弥陀佛稳证圣果而回度众生。感谢您的心意!
【居士】这个我都看到了,有些需要自己去实地看,就如同XC这样,但我坚信您、启、宇等法师。
【贤佳】影响大众的学修宣传如果带有严重欺诈,宜应查核揭明,以免自误误人。不知您是否方便亲自到南传道场实地查核或请人实地查核?
【居士】我去南传了,非常好,是内心的变化,在汉地没有。您方便去一下,放下内心的东西,就是去探个明白。
【贤佳】以前很多人到龙泉寺感觉非常好,内心变化大,很多人到藏地也类似。这都是表面粗浅的,不可凭准。宜应深入询问、观察、思考,了解深层人事、法理。我近期不方便远行,请您帮助深入了解,特别可就《燃烧的僧袍》内容和先前分享给您的那位帕奥禅林学修居士的报告作查核。
【居士】我见了龙树林的圣喜大长老,50多岁如同30多,自然的喜悦。龙泉寺学的无论怎么挣扎都是束缚,而去了南传,他们要求今生最大的努力,四禅八定一点都有可能。如果寄希望于来生,可能释迦佛教法下都难以解脱,也有可能漏了弥勒教法,之后就是漫长的空劫了。南传强调当生努力的成分大。有龙泉寺的教训,我很小心的了。去了那边才知道他们根本就不谈大小乘,只强调今生努力,让大家去证悟,要如实知见。“大乘说”应该是汉族人搞出来的,大国、大汉族、大男子,学了佛法搞了个大乘,思维的惯性!
【贤佳】南传很多人否定大乘,有人直接对我“宣传”。您的很多说法其实也是在批评、否定大乘,而又说不执大小乘,大概也是熏习的套路。宜应省思,莫自恃粗浅“小心”。
急求一生解脱而不来,您先前说的南传大乘法若如此,岂是真大乘?若释迦摩尼佛菩萨地早先如此,何来教法建扬、我们学修?弥勒菩萨不早证阿拉汉果,岂非愚执?
佛授记末法时代禅定、圣果难证,若说多有、易证,应是欺诈。
宜应再思。
【居士】我哪有说这生成就呀?而是说努力在当下。多给大家分享善的东西总是好的,如果总分享负面,又不能采纳别人的意见,就变成“政治正确”了。
【贤佳】您说“南传他们要求今生最大的努力,四禅八定一点都有可能。如果寄希望于来生,可能释迦佛教法下都难以解脱,也有可能漏了弥勒教法,之后就是漫长的空劫了”,不就是求今生解脱吗?不论大小乘,努力都在当下,但所求不同。
您不是很多批评大乘之语吗?您采纳我的意见吗?
您的言说是混乱的,怎免被欺诳?宜应省思啊!【来源:《一些交流讨论(20190129)》·(四)】
附:
一位缅甸帕奥禅林学修的居士对《燃烧的僧袍》的相关见闻报告
里面所述的问题我也经历过一些,有些经历虽不是同一事,但却是同一类事,甚至有些人我也认得。几年关于禅修上的问题也是感同身受,比如过去世追查时的自我幻想。
〈一〉
关于书中禅修中出现光,以及提到的禅那的部分。
我在自己禅修的体验中以及在和别人禅修体验的探讨中,光确实伴随着定力的提升而产生,而且禅那越高,光越加明亮和纯净。
到了后面禅那的部分就有意思了,按照帕奥禅师近两年的指导来看(入出息念),初禅查五禅支要达到专注微息四个小时,并且能够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此水平,书中提到龙树林的老师怎样认定初禅,在高的禅那就会了低的禅那等说法,在帕奥禅林里也能见到这种类似的说法。
有个经历,一位禅修者在某位业处老师的指导下,禅那的进展速度不符合自己的预期,希望老师给他加快速度,但是老师告诉他要慢慢来,未来的禅那更稳,而且观智会更清晰。但某一天这位禅修者找到了另外一位业处老师,很顺利,他的课程速度加快了,然后这位禅修者就再也不找原先那位业处老师作禅修报告了。整个过程,站在局外看就像是同样的公司在争抢客源一样。有了学生才有XX,您懂的!其实这个过程大家各取所需罢了,有真本事的老师也会根据学生的希求水平给予对等的指导。
〈二〉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燃灯尼师在接受Tan Piyadhammo采访时说西亚多告诉她,没有学习阿毗达摩中关于名色法的内容就不能练习观禅,也就是要先用六个月的时间学习西亚多的巨著《趣向涅槃之道》。尼师回答说:‘佛陀的时候,没有人读这本书,没有人有这本书,但他们都成了阿罗汉。’西亚多听了很不高兴。”
其实,整个南传佛教中并不像外面流传的那样,对于经律论一点诤议没有,而这部论《阿毗达摩》就是诤议重重(翻译过来就是“最上乘的法”)。泰国的森林派就认为整部论为非佛说,只承认经和律。并且这种争吵不亚于南北传的大小乘之争(具体内容您可以网上搜索一下,相关正反交锋信息非常的多)。在今年二、三月份在南传界又发生了一次这样的大讨论。
在具体观智的修法上,这一点其实也是疑问重重。我问过很多所谓修完课程的人以及老师,观智的阶段怎样区分是“想”还是如实的观到的呢?基本上这个问题没有遇到让我满意的答案。
根据我自己的实验还有观察,在定力产生之初的禅相光明之时是可以由自己的“想”随意幻化的,可以出菩萨,可以出大罗金仙等等。所以为什么要先学一遍阿毗达摩的原因可能在这里了,要有想象的理论依据。而这又引出了另一个南传的争议就是出定修观和定中随观,帕奥的体系下必须要出定才能修观,而就我自己的体验而言,不同的定中为不同程度的摆脱了肉身对自己的束缚,一旦出定,思考、情绪、欲望全部出现,而这两种观的结果不一样。
所以书中还有提到,在修过去世的时候,心怎样给自己演戏等等事件,其实在南传中并不是没有人思考和怀疑,而是在那个场里,容不得你去质疑,就像是龙泉寺以前,谁敢说XC一个不是呢!
〈三〉
关于伪菩萨这一章节。
在帕奥禅林的华人圈里经常会有这样的小道消息:帕奥禅师已经是四果阿拉汉了,你看他身边的这些大西亚多们都是跟在身边的圣者,都是跟着他一起来到人间弘扬佛法的。还有某华人说自己在定中去看帕奥禅师的有分心,极为明亮、纯净,“好好跟着帕奥禅师禅修吧,有大功德、大威德”。还有华人修完课程后就对外极为公开的表示“我修菩萨行”,然后开展了很多事业,拉拢了很多人一起来“造共业”。这套路是不是您听着也挺熟悉呢?!
我也曾经把华人之间的小道消息问了问某位大西亚多,他只是无奈的摇了摇头、笑了笑。
个人也在南传短期出家过,也真实地去体验过上街托钵乞食、睡在树林下的茅棚里的生活,那种生活下,我不再认为自己是谁,身份上所有的标示全部消失,就是赤裸的坦荡的面对自己。当比库不再乞食的时候,供养变得轻而易举而且收入颇丰的时候,人性中另一面就慢慢被激发了出来,干出啥事也都是顺理成章了。南北传都是一个滚滚红尘,由南到北还是由北到南,都是跳出一个坑又进了另一个坑。而这段经历让我明白,坑是要进的,但取到宝之后还是要有跳出坑的能力,或者说不要把坑当作保险箱的能力。
〈四〉
其实大体上南北传的寺院都差不多,背后就是人性,而寺院里正是这种把人性演绎得漓淋尽致的地方,用最高尚的善包装最虚伪恶毒的恶,这里更加像是一个滚滚红尘,进来了很难出去。
书中有些具体的事件就不太清楚真实性了。
〈五〉
听表面的宣传就跟看广告是一样的,但是走出中国,走出汉传、藏传,去外面看看其他国家的佛教是十分十分有必要的。这就感觉像是天天听别人说苹果是什么滋味的,而自己一定要亲自走出去看看。接下来的就是深入一个南传的道场或者体系好好地实修,这个过程就是在通过实践去检验,而这个过程要保持好距离,这个距离是为了能够保护好自己的理性。因为在南传的时候,发觉太多人其实还跟龙泉寺里一个状态,就是“我”学的是最好的,“我”的老师是最牛X的,“我”的老师的体系是最好的。这种心态就像是把龙泉寺、XC换成的帕奥,其本质没什么变化。而这种心态最直接的弊端就是其他宗派优秀的教法被自己遮挡了、障碍了。又或者说认定唯一的心态其实就是迷信,无论学什么都是迷信。
从个人而言,拨开人性对佛教的影响层面,南传佛教确实比汉传和藏传要好很多,但这种好要在自己的不断探索下不断挖掘、实践。
质疑是选择的开始。好的、坏的见识多了,自然眼力就出来了。

(二)
【比库(南传帕奥禅林)】看到*老师转过来您和她关于大乘证的是“随世示现涅槃无住的佛果”,请教一个问题:随世示现昧不昧因果?涅槃无住,住哪里?
【贤佳】随世示现不昧因果。住于无住涅槃,不住生死,不住寂灭,体为清净法界,烦恼不生,随缘感应。
【比库】您是说有一种“无住涅槃界”?
【贤佳】无住涅槃体是清净法界,不即三界,不离三界,非是如同三界的某一界。
【比库】清净法界有名色吗?
【贤佳】我略知此概念,内涵不明确,应是有清净智法,非通常名色法。
【比库】清净智是指一种智慧吗?
【贤佳】是的,烦恼和习气皆净除的智慧。
【比库】智慧属于什么法?
【贤佳】清净智似于名法,但非通常名法。
【比库】那清净智法是一种独立的法了?
【贤佳】不即不离之法,断净烦恼、习气所证。
【比库】您是说除了色法、心法、心所法、涅槃法之外,还有一种法称为不即不离法?
【贤佳】您说“涅槃法”是什么法?
【比库】您是说不即不离的清净智法即是涅槃法?
【贤佳】可能不完全同于您说的“涅槃法”,所以想了解您说的“涅槃法”是什么样的法。
【比库】唯识五位百法不是有涅槃法吗?
【贤佳】您说“色法、心法、心所法、涅槃法”,涵括了五位百法吗?
【比库】抱歉!根据唯识的五位法,心法、心所法、色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清净智法属于什么法?
【贤佳】就我认识,是心法与无为法和合之法。
【比库】也就是说您的体系里有六位法,心法、心所法、色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心法与无为法和合的清净智法。
【贤佳】就其所证属于无为法,就其能证是心法,非出五位法外另立一法。
【比库】这样可以理解为和合而有吗?
【贤佳】那怎么理解呢?
【比库】心是有为法吧?心能证无为法,但怎么与无为法和合呢?
【贤佳】心证无为法时,心即断灭吗?为何不能称为和合?阿拉汉证无余涅槃后有心识吗?
【比库】心对境可能有人为了方便而说成和合,而和合而成之法一般认为就是有另生成之法了。有心识就是有余了。
【贤佳】阿拉汉入无余涅槃,是无情还是有情?与虚空有差别吗?
【比库】您的意思无余涅槃就是断灭?
【贤佳】您认为呢?阿拉汉入无余涅槃,是无情还是有情?与虚空有差别吗?
【比库】请参照附录6-4(《摄阿毗达摩义论表解》)。
【贤佳】依附录6-4所说,如何回答先前疑问呢?阿拉汉入无余涅槃,是无情还是有情?与虚空有差别吗?
【比库】我们用有名色的缘起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去理解非因缘所生法的涅槃界,不会是正确的。您看完附录6-4所说,依然还是提出了“阿拉汉入无余涅槃,是无情还是有情?与虚空有差别吗”的问题,可以参看北传对“十四无记”的解答。另,我还想请教您,您说随世示现不昧因果,那随世示现的因是什么?果是什么?可不可以举例说明?
【贤佳】涅槃界是非因缘所生法,阿拉汉心识证入无余涅槃岂是非因缘所生?无因无缘能证入无余涅槃吗?阿拉汉证入无余涅槃后心识断灭吗?
《摄阿毗达摩义论表解》附录6-4说的是有余涅槃境界情况吧?如文中说:“证得涅槃时,虽然是刹那间(‘种姓心’一个心识刹那、‘道心’一个心识刹那、‘果心’两个心识刹那),修行观禅的力道可能一再的进入果定。即使是短暂的体证涅槃,那无为法、非因缘生法,完全与有为界不同。这个觉知一生中绝对不会忘记。出了果定之后,当时的心智,不但明白了无为法(涅槃),也明白了有为法,知道有为界的生命了无意义(因为随无明流转),不会为有生命而欢呼,也不会有‘生死即涅槃’之见地;同时也反省到在世间的一切拥有如同粪土,心情寂静、寂静,甚至会持续很多天。”阿拉汉证入无余涅槃后还能出来(“出了果定”)吗?
文中又说:“触证涅槃者,也有由省思涅槃的证得而出离苦,息灭苦,而得到法喜(心的欢喜),并非表示直接感受涅槃的乐。”虽非直接乐受,岂是没有心识?否则何以说“得到法喜(心的欢喜)”?
文中还说:“《清净道论》说:‘止息不安,甘露(涅槃)为所缘是乐,唾弃世间财(利得),是寂静最上的沙门果。’”既然“甘露(涅槃)为所缘”,能缘是什么?岂是没有心识?
南传教典也是说“十四无记”吧?“阿拉汉入无余涅槃,是无情还是有情?”属于十四无记吗?
【比库】涅槃界非因缘所生法,阿拉汉心识灭尽才有无余涅槃。因缘所生法是生灭法,一定有生灭,无余涅槃不生不灭。
《摄阿毗达摩义论表解》附录6-4说的是有余涅槃境界,也请看6-5以及前面的第六品ch6-16、17涅槃的区别和涅槃释义。
南传《中部》经中,载有耆那教游方僧瓦恰向佛陀请教十六个哲学问题(“十四无记”加命与身亦一亦异,命与身非一非异),佛陀也一一拒绝回答,其中的“11.佛死后还存在吗?12.佛死后不存在吗?13.佛死后存在而又不存在吗?14.佛死后非存在非不存在吗”与您的问题“阿拉汉入无余涅槃,是无情还是有情”类同。《中部》63经《摩罗迦小经》中是一位尊者向佛陀提出同样的问题,被佛陀呵斥了,见附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8b306ca3d931{编者注:链接失效}。
【贤佳】您说“阿拉汉心识灭尽才有无余涅槃”,不就是说阿拉汉入无余涅槃后是无情吗?
【比库】您说无明的世间是虚幻还是真实?
【贤佳】您说呢?看您怎么定义“虚幻”“真实”。由此问题如何联系解答前面我所提问题呢?
【比库】佛陀都呵斥的问题您要我回答啊?倒是您没有回答您的“随世示现不昧因果”何为因、何为果。
【贤佳】没有心识就是无情,这是简明可答的,佛陀怎么呵斥呢?“随世示现不昧因果”的因果问题要基于心识有无来谈,因为要由心识造因受果,所以先要明确入涅槃后心识有无问题。您说“阿拉汉心识灭尽才有无余涅槃”,这是出自佛经(阿含经),还是出自祖师大德的论典?能给出具体原文说法吗?
【比库】没有心识就是无情吗?
【贤佳】是的。
【比库】无想天是有情还是无情?
“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是佛法常识。佛陀在各处都讲苦灭是五蕴的止息,这难道还要我给您找出处吗?
【贤佳】无想天是有情,因为有心识。十二因缘还灭所说的“识灭”,是指引发名色生死的惑识灭,非是说心识灭尽。佛讲“苦灭是五蕴的止息”中“识蕴”的止息是引苦的惑识止息,非是说心识灭尽。请您找找是否有明确说“心识灭尽”的文。
【比库】无想天有心识,请问出处。何为惑识?何为心识?
【贤佳】无想天仍是有情,未灭尽心识,这是常识。如《长阿含经》(卷八)说:“如来说九正法,所谓九众生居:或有众生,若干种身,若干种想,天及人是,是初众生居;复有众生,若干种身而一想者,梵光音天最初生时是,是二众生居;复有众生,一身若干种想,光音天是,是三众生居;复有众生,一身一想,遍净天是,是四众生居;复有众生,无想无所觉知,无想天是,是五众生居;复有众生,空处住,是六众生居;复有众生,识处住,是七众生居;复有众生,不用处住,是八众生居;复有众生,住有想无想处,是九众生居。是为如来所说正法,当共撰集,以防诤讼,使梵行久立,多所饶益,天、人获安。”《长阿含经》(卷二十)说:“无想天寿命五百劫,或有减者。”《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一)说:“彼云何为识食?所念识者,意之所知,梵天为首,乃至有想无想天,以识为食,是谓名为识食。”南传论藏N61《论事》(卷十五)也说:“今称令为无想有情论。此处,离想而转之修是名为无想定或灭尽定或想受灭尽定。如是之二想受灭尽定者有世间与出世间。此中,世间是凡夫而令为无想有情,出世间是圣者而不令为无想有情。”
惑识是杂惑(烦恼)的心识。有苦乐识知的是心识。心识中惑尽则是净识,如阿拉汉涅槃有离染、清净、微细、乐等特性。
【比库】您通篇所引也未见无想有情天有识之说。《增一阿含》(卷二十一)关于四食的描述:“众生之类有四种食,长养众生。何等为四?所谓抟食或大或小,更乐食、念食、识食,是谓四食。有此四食,众生之类以此四食,流转生死,从今世至后世。是故诸比丘!当共舍离此四食。”未见您所引。请引惑识与净识的经典出处。
【贤佳】《增一阿含经》说:“梵天为首,乃至有想无想天,以识为食,是谓名为识食。”不是包含说无想天以识为食吗?不就是说无想天有心识吗?如果无想天没有心识,岂有寿命长短?而且比其更高的空处天、识处天、不用处天(无所有处天)、有想无想处天是否也应没有心识?依何比无想天更高?《增一阿含经》说比丘舍离识食是舍离“流转生死”的杂染识食,并非说灭尽心识。
惑识、净识是基本义理。凡夫之识岂不染惑?阿拉汉之识岂非清净?如果说十二因缘还灭中的“识灭”是心识灭尽,那么未入无余涅槃的阿拉汉无明已灭,岂是心识灭尽?五蕴止息而苦灭的阿拉汉如果心识灭尽,净识也没有,那么入无余涅槃的阿拉汉依何说为清净、微细、乐等?
【比库】《增一阿含经》里查不到这句话:“梵天为首,乃至有想无想天,以识为食,是谓名为识食。”想成为无想天人需特别的禅修方法,称为“离名行”,意即厌离名法的修行方法。修行此法的人,从第四禅出定后,就不断作意“名法是可厌的,名法是可厌的”,因为他们观察到,无论他人如何对待尸体,尸体都不会感到苦或乐。人之所以会有痛苦或快乐,都是由于名法的缘故。如果没有了名法,就不会感受到苦与乐。由于他们想要脱离名法,因而修习“离名行”。修行成功之后,如果临死时这个业现起,来世他们就会投生到色界无想天,寿命五百大劫。更高的空处天、识处天、不用处天(无所有处天)、有想无想处天都有心识,无想天人的色身靠业维持。
上座部没有惑识、净识的义理。对境而起的识是果报识,本来清净,没有善恶,五门心路中的确定心里,由胜解心所导向如理作意或不如理作意而引生善与不善的速行。其实心识只是识知目标,即使是不善速行,其不善也是来自不善心所的组合。十二因缘主要表达的是三世流转,无明缘行、行缘识的识就是第二生的结生识,还灭中的“识灭”即是心识灭尽。一个禅修者在观察11种究竟名色法无常、苦、无我三相时,如果道心出起,下一个心即果心,果心的所缘是涅槃,禅修者将会体验到涅槃,这时禅修者的体验是很特殊的,一般表现为心不受控制了,沉入一个从来没有体验过的状态,寂静、稳固、快乐,这种状态在未来可以被重复体验。对此,帕奥西亚多是这样教导的:
有些禅修者可能会说,他们能证入取涅槃为目标的果定。他们说出他们的证悟经验:“那时,所有的名色法灭尽,我完全不知道什么了。”关于此事,有些人是真的,但不是每个人。因此,有必要依据经教与论教,来检验是否真的证入了果定。
在这种情况下,禅修者必须观察道与果。在解释果定之前,先解释道与果,可能会比较好理解果定。根据《阿毗达摩论》,已经证得道智、果智的圣者,能够检查在所证的道智中,有多少个名法及多少个道支。如果他在观照色法或初禅名法的无常相或苦相或无我相时证得道智,那么在他的道智中,就会有三十七个名法、八个道支。这三十七个名法称为“信慧组”,即包含了一个心识、十三个通一切心心所、十九个遍一切美心心所、一个慧心所,以及正语、正业与正命三个离心所。
如果他在观照第二禅名法的无常相或苦相或无我相时证得道智,则有三十五个名法,因为没有寻心所,没有伺心所。而从道支来看,由于没有属于正思维的寻心所,所以禅修者,在其观照第二禅名法证得道智之时,他只有七个道支。
如果他在观照第三禅名法的无常相或苦相或无我相时证得道智,由于没有了喜心所,所以他只有三十四个名法,及同样的七个道支。
如果他在观照第四禅名法时证得道智,则有三十四个名法,因为没有寻心所、伺心所、喜心所,但是有舍心所及一境性心所。
因此,禅修者可以准确地知道在其所证的道与果中,有多少个名法,有七或八个道支。他也可以准确地检查而知道,他证得道智的方式,是以观照无常相,或观照苦相,或观照无我相,或观照色法与名法,或观照欲界名法,或观照初禅名法,或观照第二禅名法,或观照第三禅名法,或观照第四禅名法等来完成的。
当禅修者开始练习进入果定时,他应该做些什么?这述于《清净道论》:“欲入果定的圣弟子,当至空闲处与寂静处,依生灭等而观诸行。”欲证入果定的圣者,应该去到寂静之处修行观禅,从生灭智开始,观照诸行法的刹那生灭,再经由坏灭智修至更高的观智。《清净道论》进一步解释:“他的观智次第转起,在以诸行法为所缘的种姓智之后,他由入果定而心安止于灭。”
在禅修者即将达到果定之时,其心路过程将如是生起:意门转向心→遍作心→近行心→随顺心→种姓心。较高的观智——包括种姓智——皆以行法的灭为所缘。在种姓心之后,他由证入果定,而将心安止于灭法。那时,缘取称为灭的无为涅槃为目标的果定速行心,将会生起许多个刹那。《疏钞》解释:“圣果禅那心,取涅槃为所缘而证入安止定。”依照这说明,达到道心、果心及证入果定,是“名法”还存在的禅那境界吗?是的,它们是这样的存在。因此,果定并不是一种名法被灭尽的定。而事实上,那时候有两种法存在:所缘(目标),以及观察该所缘的智(慧心所)。
在果定里,该智即是果心的名法。那么,什么是该果定名法的所缘呢?那即是:一切名色法完全灭尽的涅槃。涅槃本身没有名色法,这是正确的。不过在果定里,却有缘取涅槃为所缘的果心存在。那么,果心是依靠什么而生起的呢?果心依靠禅修者的心所依处色而生起。果心及其相应心所是名法,心所依处色则是色法。因此,果定并不是名法灭尽的定,也不是名色法灭尽的定。这些应当加以区别。
在观察没有名色法的涅槃时,为了确定或肯定,圣者可以观察涅槃之中是否有四界。若没有四界(四大色法),那么就比较肯定了。为什么呢?因为佛陀教导说:“地、水、火、风四界,不能够在涅槃里生起。”如果没有四界,依四界而生起的所造色存在吗?完全不存在。由于色法完全不存在,依色法而生起的名法也就不会存在。因此,于无为法涅槃中,名色法是完全不存在的。唯有灭尽定,才是名法灭尽之定。什么人能够进入灭尽定呢?只有具备四种色界禅定及四种无色界禅定,这八种定力的阿那含圣者及阿罗汉圣者,才能够进入灭尽定。
为什么他们能进入灭尽定呢?《清净道论》解释:“为什么入灭尽定?因为厌离诸行的种种生灭转起,想道:即于现世而成为无心,我将达到名法灭尽而住于乐。”具备八定的阿那含及阿罗汉,由于厌离诸行法的生灭,而进入灭尽定。为什么?佛陀在《七处善经》中说,诸阿罗汉常住于十二处、十八界及十二缘起,见行法的生灭。他们的念力坚固地专注于行法的生灭,常常如是安住。是故,他们对行法感到厌离,不想再见到它们。因此,他们以这样的目的进入灭尽定:“喜悦地进入、安住于诸名法灭尽的灭尽定,没有心识去了知行法,这是比较好的。”因此,依“成为无心之后”这项说明,灭尽定是名法灭尽之定。
今晚的开示,是依据《巴利经藏》的《中部·大牧牛者经》,它们关系到证悟阿罗汉果的体验。已经证得须陀洹道果的圣者,应以欲证更高果位的意愿,观照行法的无常相、苦相及无我相。依各自的波罗蜜,斯陀洹道果智、阿那含道果智及阿罗汉道果智,将能够在观智成熟之时,逐一地生起,断除了一切的烦恼。而对于无余涅槃,禅修者虽然不能体验,但却是可以观察到的,禅修者在修习缘摄受智的时候必须观察未来直至证悟阿拉汉道之时,无明无余灭尽,并且继续辨识未来,直至见到阿拉汉般涅槃,生命结束,未来的结生名色不再生起,五蕴无余灭尽,诸法完全灭尽,再无来生。
涅槃是体证的,不是可以分析思考的。
查到有版本有这一句话:“梵天为首,乃至有想无想天,以识为食,是谓名为识食。”然而,无想天是有些凡夫认为心与想是厄难的根源,因此其心对“想”怀着极强厌离感地培育第五禅。由于其第五禅心受到希望“想”止息之愿感染,如果他们临死前依然维持这种禅那,死后即投生到无想有情天。在其地的一生里,他们没有结生心、有分心,也没有死亡心,更不会有路心。他们的结生称为色结生,纯粹只是有生命的色身,即由业生的命根九法聚组成。对于无想有情的死后投生,当他们寿尽之后,他们往往会投生到欲界。因为他们完全没有心识,所以下一世的离路心不可能缘取前一世(生为无想梵天时)临死前的目标。对于这类有情,依靠在生为无想梵天之前的过去业,目标会自动呈现于结生、有分与死亡心。
【贤佳】我觉得我们的辩论比较有意义,但我学知法义不周,把握不准,因此转为请教一些人。昨天上午我将与*居士及我们俩前天辩论的内容发给一位较通晓法义的居士,他写评辨公开发到了微信上(《评议帕奥禅林某比库的“大乘无住涅槃非佛说”》https://mp.weixin.qq.com/s/e2vPl67mBUnPU1OwV1ftQA){编者注:链接失效}。若觉有问题,可以指破,我转给那位居士。
【比库】这是我们之间的讨论,末学并不想把它上升到大小之争、南北辩论。大小之争是有部为代表的后期部派佛教和大乘的争辩,和南传无关,南传历史上也没有看到介入的记载。您把我们之间的法义讨论交由一位居士评析并发到公共媒体微信上,还标明帕奥比库,这样做实不妥,请您务必通知他撤回。另,从辨析风格看,属藏传的因明,大乘空有之争自己都争论了2000年,您觉得他的分析能说服您吗?
末学和您讨论的初衷仅是因为有缘相识于龙泉寺,仰慕您的人品,希望您能了解末学弃北从南的一些体会,也算是报恩。大乘立论的根本点两个:1.站在五蕴皆空的涅槃境界理论上破戒定慧修学的路径;2.涅槃无住。一的目的是破有部对三世恒有的执取,二的目的是希望佛陀可以再来,必须实现轮涅不二的建构,从而空性、如来藏、阿赖耶识、佛性被次第提出,因为隐含了神我的理论,最后被商羯罗彻底辩破。如果那位居士的博文撤除,我们可以再交流。如果没有,我们的讨论到此结束,谢谢您!
【贤佳】南传现代很多人深刻批评北传大乘佛教,就汉语界中我接触了解的来说,玛欣德尊者著书、开示,直接、间接深广批判北传大乘教义和修行者,产生非常广大的影响,而您却说“和南传无关,南传历史上也没有看到介入的记载”,是脱离事实的。您对大乘教义的批判也是非常“系统、深刻”的,想必影响了很多人,如*居士推重您,也给我来信批评大乘。我多次听到学修南传者说不分大小乘、不执大小乘,背后意指北传大乘非佛说,不承认大乘,自然是“不分大小乘、不执大小乘”,实是完全否定大乘。受到大乘信徒反驳时,却指责对方是在作大小之诤、南北之诤。这种说辞套路是不诚正的。
您说“从辨析风格看,属藏传的因明”,汉传也有因明,从什么风格断定“属藏传的因明”呢?属于藏传的因明就是错乱无理的吗?他的分析我很敬服,受益很大,相信也能启益很多人。您觉得一点启发也没有,乃至觉得完全错误吗?
您的来信又是在破斥大乘,彻底地否定。您真的自信自己对大乘的认识和批判是绝对正确的吗?是否存在偏差错误的可能?如果自信正确,何不光明辩论?如果可能有偏差,借此纠正,避免沉于偏见难出而自误误人,不是好事吗?
我将您的来信(将您匿名)转给那位评辨的居士,他回复说:“可以暂停。佛性、如来藏是佛说,商羯罗破如来藏,在印度能破,在汉地未必能破。如果持商羯罗的见解破汉传,我是不同意的。那是要把汉地大乘灭亡的节奏。商羯罗是外道,是灭法先锋。还有,汉传空性不破戒定慧修行,一切戒定慧保留,只是多了一个彻底的本空认识。这样讲,如果不讲汉传是可以,讲汉传是诽谤。如果是这种知见,其实我还是希望公开辨的。这不是空有之争,对方有点绕了。道理只有对不对,没有说风格哪种的。不过尊重他吧。他可能怕事情大了不好收拾,带给他不安,那就随顺他,希望他安心修学。”
我随喜您以前在**基金会的付出,但非常忧虑您破斥大乘的言行(如果可能是偏差的,可能有非常重的罪业,也引误很多人),希望我们诚正交流讨论。
【比库】末学既代表不了帕奥,更代表不了南传,只和您个人交流。佛法是体证的,不是辩论的,那位居士的九条在昨天后面的交流中都已经有答案了。看您转来的居士回复“可以暂停”,请再转告他删除。您未经本人同意,擅自将个人讨论内容转他人公开,实难接受。
【贤佳】您说“佛法是体证的,不是辩论的”,您对大乘作了很多辩破论说,属于什么呢?我们的法义讨论是光明正大的,为什么不可以公开呢?而且我是将您匿名的,不涉及您个人,有什么可担忧的呢?若您担心有损帕奥、南传威信,您可自己或请其他南传大德针对性地如理辩破。
您的交流讨论中偏邪之见很多,若不深入探讨,您自己恐怕是很难从中觉悟的,切莫自蔽啊!还有一位法师就我们前天的讨论有辨析,我随后发给您参考(《“汝所不到,我往到彼”——回应南传比库》https://zhengxinfofa.org/665.html)。
【比库】请先遵守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本道德。
【贤佳】*居士不是将我与她辩论的内容转告您了吗?我毫不介意。您公开也无妨,我欢喜乐见。我们的法义讨论是光明正大的,可启发利益自他,不知您何以不愿公开?何以如此介意?您率意批驳大乘,影响很多人,却又不愿他人公开辩驳,算是公正的吗?您真的绝对肯定自己知见没有可能偏邪吗?那些对您知见的批驳,您能针对性地如理辩驳吗?您不想探讨明白吗?还宜理智看待啊!
您先前的回辩中,您承认有版本佛经说无想天有识食,何以开演一套名相理论说无想天无心识?岂非公然背逆佛经文义?另外,从道理上看,无想天如果没有识食,也应没有段食、触食、思食,如何维持身命?且凡夫无想天无明未灭,如果识却灭了,不是违背十二缘起的因缘规律吗?
【比库】我不是害怕公开讨论,但公不公开是我的基本权利!事先征的我同意,才能公开我们的讨论内容,是您对我应该有的基本尊重!
【贤佳】您有何损失?
【比库】失去了我对您一直以来的信任。
【贤佳】这无妨,我不会曲诈害人。还是讨论法义吧,其他的牵扯话意义不大。
附件文章《证悟无为涅槃时,心识不会灭尽——回贤佳法师谈某“比库”之第二回合挑战》(https://zhengxinfofa.org/669.html)是那位法师对您后续回辩的辩破,供您参阅。
帕奥禅师《智慧之光》中说:“在证悟无为涅槃时心识是不会灭尽的,因为必须有道心或果心缘取无为涅槃为目标。唯一能够暂时中止心识生起的时刻是在‘灭尽定’里,而只有拥有四色、四无色禅(八定)的诸阿罗汉与阿那含圣者才能证得灭尽定。所以,某些禅修者所报告的‘识已灭尽’或‘心已灭尽’是不可能的事,也与证悟涅槃不符合。”(第三版,页十一)
“原始佛教”微信公众号近日发布文章《帕奥禅师 | 问答三则 No.74》(https://mp.weixin.qq.com/s/SveN7qf5swtMrt8F-uUfQQ)、《帕奥禅师 | 问答三则 No.75》(https://mp.weixin.qq.com/s/0C1MxiCWpizHGNKyqqMUaA),其中帕奥禅师答词义涵似乎与帕奥禅师所说“在证悟无为涅槃时心识是不会灭尽的”矛盾。如答问9中说:“佛陀般涅槃时,所有名色法全部都息灭,包括神通心在内。因此佛陀的神通力在般涅槃时也息灭了,不再有神通力存在。”答问10中说:“涅槃是苦谛与集谛的息灭,而苦谛就是五蕴,包括了四种名蕴。涅槃是一切名色的息灭,所以如果涅槃还有一个常住真心,那么涅槃就没有意义了。”怎么理解看待呢?
【比库】一般讲证悟无为涅槃时都是指有余涅槃,般涅槃是无余涅槃。无为和无余都分不清啊?关于缘摄受智部分应该他没有修过,不然不会有这种错误认识。
【贤佳】也就是说帕奥禅师《智慧之光》中说“在证悟无为涅槃时心识是不会灭尽的”,是指有余涅槃,而帕奥禅师认为无余涅槃(般涅槃)时心识灭尽,是吗?帕奥禅师在何处有这么说吗?
【比库】不是您拿了帕奥西亚多的问答吗?
【贤佳】答问内涵可能有其他解释,没有神通心、常住真心,也可能有其他种心识,并非明确说心识灭尽。能找到帕奥禅师其他相关开示文来证明吗?
【比库】在上座部这是常识,无余涅槃就是五蕴罄尽无余。您至少把发给你的《摄阿毗达磨义论表解》和《阿毗达磨概要精解》通读一遍,对声闻法有基本的了解,不然我们很难交流。如果您能拿出几年时间好好修习一下止观,至少修到缘摄受智,度疑清净了,再来讨论会比较顺畅一些。
【贤佳】《摄阿毗达磨义论表解》中说涅槃有离染、清净、微细、乐等特性,是通指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还是单指有余涅槃或单指无余涅槃?
【比库】通指。
【贤佳】无余涅槃灭尽心识,依何有微细、乐等特性?
【比库】用世间凡情揣度涅槃就会这样的结果。无余涅槃五蕴灭尽,但:常、乐、无我。
【贤佳】那依圣教量,依何说涅槃有乐?岂是虚妄强说?
【比库】可以看看《表解》附录9-7。
【贤佳】《摄阿毗达磨义论表解》附录9-7未见有文说无余涅槃依何有乐。
【比库】原来建议您看《表解》ch6-16、17、18、19,您没有看吗?
【贤佳】看过了,未见有文说无余涅槃依何有乐。
【比库】您的问题从“那依圣教量,依何说涅槃有乐”换成了“涅槃依何有乐”?
【贤佳】两个问题都请解答。
【比库】问题最好一个一个问,第一问题请认真看《表解》ch6-16、17、18、19。
【贤佳】您直接说解答吧,不用这样绕我。
【比库】那里面包含了您要问的很多答案。您总是绕来绕去的问,浪费时间。麻烦您认真看看。
【贤佳】附件《为了逞胜,他已不择手段——回贤佳法师谈某“比库”之第四回合挑战》https://zhengxinfofa.org/667.html),是那位法师的回复,供参阅。
【比库】呵呵【来源:《一些交流讨论(20190129)》·(五)】
附一:
“汝所不到,我往到彼”──回应南传比库
(20190127)
已看完两位的论辩,兹回应如下:
一、该居士云“大乘说应该是汉族人搞出来的,大国、大汉族、大男子,学了佛法搞了个大乘,思维的惯性”,这是没有一点佛教史常识的说法。大乘佛教在印度,约兴起于西元前一世纪,大乘论师中,众所熟知的中观学派始祖龙树(Nāgārjuna)、瑜伽行派始祖无着(Asanga)与世亲(Vasubandhu),以及他们所亲见、亲引的大乘经典,都是来自印度。该居士对大乘佛教连基本常识都没有,对大乘佛教的鲁莽品评,不值一哂。
二、您回应云“佛授记末法时代禅定、圣果难证,若说多有、易证,应是欺诈”,此亦容有讨论空间。禅定与圣果非不能证,但很难说是“多有、易证”。在帕奥禅师教导下,确有依于各种止业处与各阶段的观业处而获证禅定与观慧之行者。但禅师本人持戒甚严,除非小参,否则不准弟子说过人法。(弟子是否都能依教奉行?有否阳奉阴违?那是另一回事。)
汉传佛教在禅修方面,虽亦有证入甚深悟境之高僧,但较无明确之次第与步骤以带领初学步步增进。天台教观双美,禅修体系博大精深,但真正依天台“圆顿止观”而习学者鲜,因此台家在行门上大都销归净土。汉地佛教会有“禅定、圣果难证”之叹,实非偶然。部分汉传僧众转向南传、藏传取经,亦非偶然。毕竟不是所有汉传行人皆与净土法门相应,禅门公案亦不知从何参起,欲习止观而苦无门径,难免会到南传、藏传系统去寻师访道。愚意以为,学佛择法,不拘传承,截长补短,这样较好。但部分汉传子弟,入南传后诋毁大乘,则又陷于“入主出奴”“自赞毁他”的偏执,甚不可取。
三、该居士求救兵后,来了一位“比库”。他质疑您:“随世示现昧不昧因果?涅槃无住,住哪里?”问您:“清净智法是一种独立的法吗?”他设了一些概念陷阱,用来抓住您的语病。
平心而论,您确实有些在法数、法相上不够精确的陈述,如将“清净智”说成“心法与无为法和合之法”,让该“比库”见猎心喜,穷追猛打。但该“比库”前来踢馆时,却未发现自己同样要面对他抛给您的问题——他本身业已于“有、无、住、无住”概念上打转,不慎在“唯证乃知”而原属“无记”的议题上,展开了一连串的戏论。
(一)第一问:“随世示现昧不昧因果?”
先谈“随世示现”。即便不是“无住涅槃”的佛陀,也大有“随世示现”的古今南北传各路圣贤。南传佛教的圣法长老,受学于帕奥禅师座下,还自述其曾于燃灯佛所授记,当来于弥勒佛后必当成佛,那他是否也算“随世示现”?圣法长老会“昧于因果”以行事吗?我们无法证明这些南北传佛教中,“随世示现”的叙事是实是虚,当可保持“多闻阙疑”的态度,而不必质疑其可能性。否则自以为推翻了大乘,实则同步推翻了南传菩萨道。
其次再谈“昧不昧因果”。这些“随世示现”的古今南北传各路圣贤,既依慈悲、弘愿再来人间,又已有空相应缘起智慧,难道会“昧于因果”以行事吗?
讲到后头,这位“比库”还不忘咄咄追问:“‘随世示现不昧因果’,何为因?何为果?”显然他对大乘法义相当隔阂。简而言之,慈悲心、菩提愿、空性慧为因,依此发为觉有情之六度四摄行;觉有情之六度四摄行为因,依此得证无上正等菩提。前前是因,后后是果。
(二)第二问:“无住涅槃住哪里?”该“比库”明知佛陀的“十四无记”,何必问您“无住涅槃住哪里”?有“住”可言,难道还可称为“无记”?有“住”就有“生”、有“异”、有“灭”,这些都是不相应行法,也是有为法。因此,既已有“住”,还能称作是“涅槃”吗?还能被归纳在“无为法”之列吗?他竟不察其问题本身,业已落入戏论(papañca)。
(三)第三问:“清净智法属于什么法?”清净智是心、心所法,也是有为法,《摄大乘论》将“无住涅槃”称作“彼果断殊胜”,并称:“谓诸菩萨兼通达法空无我性,即于生死见为寂静,虽断杂染而不舍故。”(《大正藏》册三十一,页一四八下)其“清净智”依慈悲心、菩提愿而运转,故能于生死见为寂静(不住生死),虽断杂染而不舍(不住涅槃)。
若不信受大乘,那么请看二乘共学的《阿含经》:佛于王舍城乞食时,天魔波旬欲往乱佛道意,于是化作御车人,“执杖觅牛,着弊衣,蓬头乱发,手脚剥裂,手执牛杖,至世尊前”,于一番问答后白佛言:“瞿昙!眼触入处是我所乘,耳、鼻、舌、身、意触入处是我所乘。”复问瞿昙:“欲何所之?”佛告恶魔:“汝有眼触入处,耳、鼻、舌、身、意触入处。若彼无眼触入处,无耳、鼻、舌、身、意触入处,汝所不到,我往到彼。”(以上摘自《杂阿含经》二四六经)
“汝所不到,我往到彼”,这不正是“于生死见为寂静,虽断杂染而不舍”的证境吗?不与无明相应,不受爱、取所缚,“不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故其对境生心,才生即灭,虽念念不离情境以度化有情,却亦念念不着情境而系缚生死,那不就是“清净智”的运转了吗?
(四)该“比库”将“有为”与“无为”,弄成“非此即彼”的命题,这是不通透于“缘起中道”的后果。“清净智”对境而起,是有为法,“清净智”仗境方生,遇缘即应,事过不留,才起即灭,是寂灭性,当体无为。然则舍除有为,何来无为?正因不通达于“缘起中道”法,该“比库”才会作出如下推论云:“涅槃界非因缘所生法,阿拉汉心识灭尽才有无余涅槃。因缘所生法是生灭法,一定有生灭,无余涅槃不生不灭。”
这样一来,他已先有语病:
1.既称“涅槃界非因缘所生法”,又说“阿拉汉心识灭尽才‘有’无余涅槃”,这就陷入了进退维谷的概念错乱:涅槃作为不生灭的“无为法”,何“有”可言?若“有”则必落生、住、异、灭之“有为相”,岂不即是“因缘生法”?
2.不错,生灭法是有为法,不生灭法是无为法,但请问:“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舍除“生灭”,哪来“不生灭”可言?若无“生灭”之无常、苦相,又何须戮力证入“不生灭”境?故该“比库”云“涅槃界非因缘所生法”,他只说对了一半,涅槃界是依因缘所生法而“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乃至纯大苦聚灭”,依“还灭门”所证,故涅槃不即因缘,不离因缘。
该“比库”说得好:“佛陀都呵斥的问题您要我回答啊”!正因如此,不宜搬弄“涅槃”来进行戏论(papañca)。勉强要用语言表达,则有亦不可说,无亦不可说;说有,说无,不是落入“有见”,就是落入“无见”。离此二边,法说,义说,那就是佛为迦旃延所说的:“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迦旃延!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缘无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集;所谓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谓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杂阿含》二六二经,巴利藏《相应部》,Channasuttaṃ,SN.22.90/(8)。
于“涅槃”说“住”已落常见,于“涅槃”说“灭”更落断见,这都是无法如实正观世间集灭,把“佛陀都呵斥的问题”,拿来说食数宝个大半天。因此您说:“‘阿拉汉心识灭尽才有无余涅槃’,不就是说阿拉汉入无余涅槃后是无情吗?”这真是大大戳到他的痛处——心识灭尽,还能算作“有情”吗?但阿罗汉又岂能被归纳为“无情”?他已左支右绌!这正是陷入断灭见的后果,所以他也只好顾左右而言他了。
附二:
证悟无为涅槃时,心识不会灭尽
──回贤佳法师谈某“比库”之第二回合挑战
(20190128)
已看完两位的后续论辩,兹回应如下:
一、引文应有明确出处,否则难免鱼目混珠。
兹举二例如下:
(一)固然该“比库”叙明,“对此,帕奥西亚多是这样教导的”,但以下1922字左右,通通引自帕奥禅师的《智慧之光》,直到最后一段“今晚的开示,……断除了一切的烦恼”为止,这整整接近2000字,他竟然完全没有任何“引文而非作者见解”的标记,这已完全会让人误以为2000字里多半是该“比库”的意见。
(二)最后一段云:“无想天是有些凡夫认为心与想是厄难的根源,……对于这类有情,依靠在生为无想梵天之前的过去业,目标会自动呈现于结生、有分与死亡心。”除了“无想天是”四字之外,其他都抄自菩提长老的《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五章《离心路过程之概要》(Vithimuttasangahavibhaga),而且完全不提他老人家,让人误以为是该“比库”本人的见地。
诸如此类,在学术界,这已构成剽窃行为。希望该“比库”严守引文的诚信规范,否则即便不论学术,也将于“不与取”戒有所亏损。
二、“见法涅槃”不等于“无余涅槃”。
该“比库”引了整整1922字的帕奥禅师著作,接着忽然来这么一段:“而对于无余涅槃,禅修者虽然不能体验,但却是可以观察到的,禅修者在修习缘摄受智的时候必须观察未来直至证悟阿拉汉道之时,无明无余灭尽,并且继续辨识未来,直至见到阿拉汉般涅槃,生命结束,未来的结生名色不再生起,五蕴无余灭尽,诸法完全灭尽,再无来生。”
这一段共计121字,完全非关帕奥禅师的看法。因为对于“见法涅槃”(或译“现法涅槃”,即“当生达到涅槃;当生证得解脱涅槃”,南传作“得当生涅槃”〔diṭṭhadhammanibbānappatta〕),这是南北传都共许的。“见法涅槃”的圣者,在每一个片刻都不会于五蕴产生喜贪,而处在一种“心解脱”的状态,但这阶段还未入“无余涅槃”。亦即:“见法涅槃”的体验,究竟只是“有余涅槃”,还不是“无余涅槃”。因此该“比库”用了很大篇幅(1922字)所叙述的,无非是帕奥禅师所述“进入果定”与“灭尽定”的相关教导。“证入果定”,那是“见法涅槃”或“有余涅槃”,根本就不是“无余涅槃”。
该“比库”将“见法涅槃”的果定,与“无余涅槃”的证境,天衣无缝地嫁接在一起,前面又说:“对此,帕奥西亚多是这样教导的……”这样即便不会让人误以为“剽窃他人著作”,也会让人误以为,原来帕奥禅师的教导,从“有些禅修者可能会说”延续到“而对于无余涅槃”的121字,共计2043字。事实上这后面的121字,都是该“比库”自行添进去的个人观点。
三、“缘摄受智”“见法涅槃”不等于“无余涅槃”。
该“比库”竟还指称:“禅修者在修习缘摄受智的时候必须观察未来直至证悟阿拉汉道之时,无明无余灭尽,并且继续辨识未来,直至见到阿拉汉般涅槃,生命结束,未来的结生名色不再生起,五蕴无余灭尽,诸法完全灭尽,再无来生。”
这真的是太扯了!
依帕奥禅师于《智慧之光》引《清净道论》所述,禅修者应在修完五种摄受之后,才可修习思维智及更高层次的观智,此中第四、第五摄受,即是“缘摄受智”所摄:“1.缘摄受(paccaya pariggaha):摄受今生名色的因缘法与果报法。2.世摄受(addhāna pariggaha):摄受过去世和未来世名色的因缘法与果报法。”——《智慧之光》(第三版),页七、页一六七。
也就是说,这个阶段修学完毕,才可能进阶到修学思维智(sammasana ñāṇa)、生灭随观智(udayabbaya ñāṇa)。
他并且精准地指出:“在此阶段应辨别诸因与诸果为:‘由于无明生起,行生起;无明是因,行是果。’”——《智慧之光》(第三版),页七、页一六七。
原来,《清净道论》十六阶智中的“色分别智”(rūpa pariccheda ñāṇa)、“名分别智”(nāma pariccheda ñāṇa)、“缘摄受智”(paccaya pariggaha ñāṇa),这三智都还只是在缘起法的“流转门”中作意观察,帕奥禅师云:“如果禅修者还没有证得这三智,他距离证得真实观智就有如天空距离地面那么地遥远,更别提知见圣道、圣果及涅槃。”——《智慧之光》(第三版),页十。
也就是说,“缘摄受智”根本还在观察十二缘起的流转门,还未进行“还灭门”的观察,哪来的“体验无余涅槃”可言?禅师这句“更别提知见圣道、圣果及涅槃”,恰巧指出其将“缘摄受智”作为观察“无余涅槃”之智,是多么荒诞而乖背于上座部的禅观系统理论!
四、在证悟无为涅槃时,心识是不会灭尽的!
最后,必须郑重地依该“比库”言之凿凿的“阿拉汉心识灭尽才有无余涅槃”,就着帕奥禅师的严词辨正,予以破斥:“在证悟无为涅槃时心识是不会灭尽的,因为必须有道心或果心缘取无为涅槃为目标。唯一能够暂时中止心识生起的时刻是在‘灭尽定’(nirodha samàpatti)里,而只有拥有四色、四无色禅(八定)的诸阿罗汉与阿那含圣者才能证得灭尽定。所以,某些禅修者所报告的‘识已灭尽’或‘心已灭尽’是不可能的事,也与证悟涅槃不符合。”——《智慧之光》(第三版),页十一。
好的,也许该“比库”会说,他不采纳帕奥禅师意见。但我好奇的是,既然不采纳他老人家的禅观诠解,为何以几近“洗版”的方式,而将其著作予以大幅摘引?还有,为何摘引完了禅师原文之后,还要衔接这一整段的“自说自话”?口口声声“上座部”的该“比库”,怎可如此乖背上座部禅修教科书《清净道论》的道次第(而不只是乖背帕奥禅法)?
最后再提醒一次,请该“比库”不要只顾着大篇幅地东抄西引,而要用心思考,他应怎么驳斥帕奥禅师的如下教导,好吗?
“在证悟无为涅槃时心识是不会灭尽的,……某些禅修者所报告的‘识已灭尽’或‘心已灭尽’是不可能的事,也与证悟涅槃不符合。”
附三:
为了逞胜,他已不择手段!
──回贤佳法师谈某“比库”之第四回合挑战
(20190128)
当年在帕奥禅师座下翻译的团队,都是很有内涵与学养的僧人。我与其中两位主译的比丘曾经共事,他们为人非常谦虚,毫不留下个人作为“译者”的名号,纯然为佛法的弘传而“无相布施”。反之,不知玛欣德是英文素养不够,还是个性使然,他错译的地方还真不少,所以我不信赖他翻译的版本,宁愿直接阅读英文版。
举例而言,帕奥禅师的《趣向涅槃之道》(Nibbānagāminipaṭipadā),英译“The practice that leads to nibbāna”,中文却硬被他翻成“证悟涅槃的唯一之道”。实则Nibbāna是涅槃,gāmini是趋向、导入,paṭipadā则是道路、途径,此中哪来的“唯一”?哪来的“证悟”?连对书名都敢如此擅专,不尊重帕奥禅师用语原意,遑论内文?
话说回来,早年跟随禅师的那几位比丘,精通英文与巴利语,有的则于南、北传佛教经论都有素养,绝非那位居士所称:“一直使用大陆汉传佛教的名词体系,所以可能有些名词会产生混乱。”反倒是玛欣德,把译词弄到乱七八糟,明明是同一梵语(或同一巴利语),他偏偏要另起炉灶,译词奇特,与北传佛教划清界线的架势十足。
这种傲慢的态度,使得那位来向您踢馆的“比库”,对北传佛教译语极其隔阂,竟还可以用教训口吻来质疑您:“无为和无余都分不清啊。”事实真相是,“无为”(梵语:asaṃskṛta,巴利语:asankhāta)、“无余”即“无余依”(梵语:nirupadhiśeṣanirvāna,巴利语:anupādisesa-nibbānadhātu),这些只不过是佛学基础用语,有什么好“分不清”的?这种好像“大人在教训小孩”的口吻,连世俗人都不如!口口声声要您“修持”,但自己那满怀恶意的心所,却一个都观照不到,“意门心路历程”的观照力实在太差!
该“比库”竟称“一般讲证悟无为涅槃时都是指有余涅槃,般涅槃是无余涅槃”。除非他佛法程度太差,否则他自己心里有数!“无为”法中的“涅槃”,就是指“无余涅槃”,因为“无为”是不生灭法,涅槃正是其中一种无为法。部派佛教中,有说三种无为,有说九种无为,尽管所述无为法的数目与内容有异,但其中必有“择灭”(梵语pratisajkhyā-nirodha,巴利语patisavkhā-nirodha)。“择灭无为”即是涅槃,而且正是无余涅槃。
至于般涅槃(pari-nibbāna),字首的pari-是“遍”义。pari-nibbāna跟nibbāna相同,只是前者强化涅槃之“周遍”而已。请您问他,巴利藏有哪一经论,会把nibbāna当“有余涅槃”,pari-nibbāna当“无余涅槃”?为了逞胜,他已经不择手段,扭曲佛法名相的定义了。
再者,只要还“有余依”(梵语:Sopādhiśeṣa 巴利语:sa-upādisesa),就有生灭的五蕴,就有名色法。他竟声称“一般讲证悟‘无为涅槃’时都是指有余涅槃”。“无为”还会“有余依”吗?这真的是太扯了!
至于那位亲近帕奥道场之居士所猜的,“一直使用大陆汉传佛教的名词体系,所以可能有些名词会产生混乱”,可说非常离谱。老实说,“无为”“涅槃”,南、北传都用同样的词汇,译作“无为涅槃”,这与“大陆汉传佛教的名词体系”何干?早年亲近帕奥禅师的这些比丘,个个精通英文与巴利语,“无为涅槃”四字,有何“混乱”空间?
最后谈谈令人非常不敢领教的译语。
我是学声韵学的,略知汉语在历史进程中的转化。古汉语的舌面音ㄐ、ㄑ、ㄒ(ji、qi、xi),都念成舌根音ㄍ、ㄎ、ㄏ(ge、ke、he)。因此今时看来译音不符梵语者,如“比丘”(梵语bhikshu,巴利语bhikkhu)、“羯磨”(梵语karma,巴利语kamma)、“乔达摩”(梵语Gautama,巴利语Gotama)等,在古代,其音译是完全吻合梵语发音的。
但玛欣德没有古汉语知识,舍“乔达摩”而改译“果德玛”,舍“比丘”而改译“比库”,舍“舍利弗”或“舍利子”而改译“沙利子”,舍“羯磨”而改译“甘马”(“甘”的发音为gam,与Kam还不是有距离?)。许多译语都非常怪异,而且不胜枚举。
若说他们是“忠于巴利发音”,倒也未必真能如此,到目前为止,他们还真不敢依巴利发音,把“佛陀”(Buddha)改译为“布达”,把“涅槃”(nibbāna)改译“尼巴那”,这显见他们也未必忠于巴利发音。以“佛”字为例:古汉语无轻唇音ㄈ(fo),“佛”念为Bu-,音译Buddha为“佛陀”,在当时是完全正确无误的。但轻唇音出现后,“佛”已改念成Fo-,压根儿不符合Bu-的发音,但玛欣德却压根儿不敢改。
这种“两重标准”的翻译态度,让我不得不合理怀疑,他们流露一种“睥睨北传”的傲慢心态,压根儿不理会“五不翻”原则中之“顺古故不翻”;但他们又不敢连“佛”“涅槃”都另起炉灶,以免他们在汉人社会中,归属于佛教的“正当性”会被连根刨起,荡然无存。
这些南传僧人,用这样高傲的心态,来看待北传或其他上座部的不同传承,难怪汉传佛教会以“中国佛教本位主义”与其对峙,连在上座部圈子里,也甚受排挤。这与帕奥禅师,以及早期亲近禅师的那几位担任中、英译比丘,低调、谦和且尊重不同传承的风范,可谓南辕北辙!
以上意见,谨供卓参。

(三)
【居士】会不会又起南北硝烟?汉传两头作战?
【贤佳】无妨。影响深广的问题,必须解决。找上门来,就此纠治。
【居士】南传他们以巴利三藏为依据,会不会始终就无法在一个平台上辨析?他们只需要说巴利三藏如何如何说,大乘非佛说。
【贤佳】他们有误解巴利三藏经律,开演邪见理论体系,诳误大众。
【居士】末学已转告**您的意见,也提醒他对南传态度,他说要尊重。
【贤佳】对南传佛教是应尊重,但对南传佛教界诳误大众的邪见狡诈宜应明辨。
【居士】随喜赞叹法师正念、发心!末学曾经的愿望就是希望汉传、南传、藏传有识之士能抛下私欲、执着、偏狭、固步自封等,齐心协力客观研究佛陀教法,摈弃伪经、外道邪法,推倒门户,回归佛法本源,集结出完整无误的佛说经律论供后学学修。法无争议的情况下,佛子就不会走错路。至于个人从何法门趣入,能有何成就,看个人福报因缘、宿世善根,但至少不会堕入恶道、邪道,也不会穷尽一生水中捞月。所以法师们及居士大德能一肩挑起此重担,固我所愿也。【来源:《一些交流讨论(20190129)》·(六)】

(四)
【居士】我对极乐世界存不存在真的怀疑!目前我也在学习南传教法。南传鼓励居士学习戒律,包括出家人的戒律。我后面特意请教过几位学习戒律的法师,说居士可以看,但是南传比库羯磨是居士要回避的。所以我开始学习戒律了,看完真是太吃惊了,不得不赞叹佛陀的智慧,很多规定不是为了规矩而规矩,而是因为确实特别考虑到居士,整个戒律的制定都是和居士分不开了,怎么到了现在居士就不能看了?一位曾经是汉传、后来改了南传的尊者说,出家前应该要先学律藏,要先短期出家,等出家了再学就晚了,而且有种上贼船的感觉。女众出家一次也是特指比丘尼戒,从这个角度来说,短期出家男女都是可以的。
很多是祖师定的,早晚课的好多“赞子”根本不是佛陀说的,是祖师说的,不代表没有问题。
我后来才知道,所谓念佛,其实是佛随念,意念佛陀的名号功德。汉传的大乘经典在巴利三藏根本没有,如《阿弥陀经》,开头是“长老舍利佛,摩诃目犍连……”,如果他们当时真的在,那么三藏结集的时候为什么没有?当时佛陀的圣弟子,没有一个发愿往生极乐世界的。如果极乐净土真的不存在,念佛何用?我家乡有一种外道念“363”,说修行更快,那么念阿弥陀佛和念这个区别有多大?这是多大的谎言!
佛陀曾严禁比丘持咒,我们天天早晚课都是咒语,晚课是极乐世界、蒙山超度,我自己作为活人都不能在此过程中身心净化,更何况超度亡灵?祈请法师慈悲开示,法师也曾经做过大蒙山的主法法师。
《以法为师、用心念佛》
https://mp.weixin.qq.com/s/5MJmYaqFPLZvs4RoziTW7w
【贤佳】汉传有四部律藏,《五分律》《僧祇律》等禁止在家人学出家戒,有其地区缘起。中国民众信仰基础不深广,古代祖师考虑避免信敬心弱的在家人拿出家戒律专门观过,而随顺《五分律》《僧祇律》等宣说禁止在家人学出家戒律。但汉传僧人实际受持的是四分律,四分律是允许在家人学习出家人戒律的,弘一律师特别辨说过,可参阅《白衣、沙弥阅学比丘戒律不犯贼住的依据》(https://zhengxinfofa.org/241.html)。
您来信说到的很多观点也不是南传经律里有的。
在南传经律中,佛陀严禁持外道邪咒,并未禁持一切咒。如南传大藏经N01n001《经分别》(卷十二)说:“任何比丘尼,学畜生咒者,波逸提。……‘畜生咒’者,系外道所用,无益之〔咒术〕。……学文字、学忆持、为守护而学咒文,痴狂者、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N03n0002《犍度》(卷十五)说:“诸比丘!以慈心遍满四类蛇王族者,为自守、自护而许诵自护咒。”诵经持咒作为增上缘,是有加持救助作用的,古往今来诵经持咒和超度的感应事迹很多,是不可抹杀的。南传佛教界也很重视诵“护卫经”加持福佑。可参阅文章《护卫经》(西园寺道成)(http://www.mzhy.org/20190129-7/){编者注:链接失效},文说:“何谓护卫经?巴利语parittà,音译为‘巴利达’,意为护卫、保护、守护。根据上座部佛教的传统,有一些经文具有某种不可思议的力量,能够使念诵者和听闻者免除危难,带来吉祥。”
念阿弥陀佛有多种,有持名念佛、观想念佛、实相念佛等,并非只有持名念佛。持名念佛也建立在信愿基础上,也宜随念佛的功德,并非只是机械无记地念名号。大迦叶、阿难等大德初始结集三藏是顺应当时普遍的小乘根机而结集的,所以未显说大乘法相应内容。小乘主体讲三千大千世界,不讲十方世界,所以不讲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等,但也没有否定十方世界和十方佛,是南传的一些佛教徒作否定的。中国古往今来念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等他方佛菩萨的感应事迹非常多,是不能完全抹杀的。可参阅《念佛感应见闻记》(https://www.lishixinzhi.com/fojiao/11954.htm)、《念佛感应故事》(https://m.diyifanwen.com/tool/gushidaquan/1322292.html)、《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迹1000例》(https://m.taodocs.com/p-231183667.html)等。另外可参阅文章《折大乘非佛说邪见》(www,bskk地藏论坛关闭,链接失效thread-3018576-1-1.html)。
我将您的来信转为请教一些人。一位法师回复说:“佛涅槃前,舍利弗尊者等已经涅槃了。佛涅槃后,由大迦叶尊者主持佛经结集工作,阿难尊者诵出经藏,优波离尊者诵出律藏。诵出的时候,需要在场的五百阿罗汉一致同意才可以作为佛经流传下来。那么,大乘经典作为圆教经典,从小乘的角度看是无法理解的,所以没有出现在‘阿含’里面也是正常的,而是另有结集的因缘。再者,大乘也不是从小乘发展而来的,大乘可以圆满地含摄小乘,小乘却不能含摄大乘,也发展不成大乘,而是作为大乘佛法的一部分流传下来的。
“小乘的修法重在破妄,大乘的修法重在显真。破妄不一定能显真,显真自然会破妄。所以大乘的观法侧重在观察妄念与真念、恶性与善性的体性不二,才能彰显中道佛性。又大乘的行者了悟到一切唯心、万法唯识的道理,知道一切法是同源的,所以一解一切解,并不需要定执于因缘,可以很活泼。
“持名念佛的方法是殊胜法门。这一句佛号以无所着心念是即空,所念之佛了了分明是即假,彼此无碍是即中。此三观说起来有次第,实际上是一实相观。极乐世界并非在心外,它就是我们的自性,所谓‘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所以净土法门的关键是在信愿,而不是在禅定。小乘意念佛陀名号功德的修法也很好,但是不能因此否定大开圆解、以深信愿持佛名号的修法。小乘的那种意念佛陀名号功德的修法,如果在圆教止观的基础上兼修会很殊胜。但是,真实的圆教的修法不是以意念去缘有为法,而是重在显真。就是安住在圆、通、常的真如本性上,去不断体会那个不生不灭的真如本性。比如:耳根圆通就是从耳根入,念佛其实是从意根入,但是不是用意念去缘生灭法,而是不断去体会不生灭的本性。例如耳根圆通的修法不是去用意识和耳识去分辨外在声音的善恶,而是放弃对外在境界的攀缘,有声的时候也体会到自己的本性,无声的时候也体会到自己那个不生灭的本性。所以叫‘重在显真’。这样虽然没有刻意去对治,但是见思惑、尘沙惑和无明惑自然脱落;又因为万法一源,所以一通一切通,并不需要像小乘那样必须修行所有的三十七道品,但又不排斥三十七道品,每位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因缘辅修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
“这些圆教的道理确实很难,但是是真实不虚的,通过深入细致地学习《楞严》《法华》《华严》等大乘经典是可以体悟到的。小乘的很多修法也都很好,如果以大乘的圆观去摄持的话会更殊胜。从大乘的角度看,区分大小乘并不是对小乘的贬低,因为都是一佛乘。一佛乘也并不是像《广论》那样名言上不反对小乘就是一佛乘了,而是小乘的修法当体就是法性真如的体现。”
另一位法师回复说:“在阿含经有记载他方佛和世界,如《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九):‘是时,目连礼世尊足,即于如来前没不现,往诣东方七恒河沙佛土,有佛名奇光如来、至真、等正觉出现彼土。是时,目连以凡常之服往诣彼土,在钵盂缘上行,又彼土人民,形体极大。是时,诸比丘见目连已,自相谓言:“汝等观此虫,正似沙门。”是时,诸比丘复持示彼佛:“唯然,世尊!今有一虫,正似沙门。”尔时,奇光如来告诸比丘曰:“西方去此七恒河沙,彼土世界,佛名释迦文如来、至真、等正觉出现于世,是彼弟子,神足第一。”尔时,彼佛告目连曰:“此诸比丘起轻慢意,现汝神足,使大众见之。”’
“我想小乘行人多求此生无余涅槃,故不求往生。佛在世时,很多修行人是不能体会到第八识的,乃至也不能接受第八识,那佛也要讲法让这些人开悟,那佛怎么讲才好呢?”
以上是初步的思考辨析,供您参考。如果方便,请您转给学修南传的法师批评指正。
【居士】感恩法师的开示!我目前没有系统阅藏的基础,也没有很扎实的教理基础,对于经典很多还是半生不熟的状态,但是内心的疑虑很多。总能慢慢解决的。
【贤佳】可随缘随力多阅经律,开阔见识,多闻阙疑,广察深思,常怀惭愧,随顺以戒为师,落实基本善行,安稳渐渐增上。【来源:《一些交流讨论(20190129)》·(七)】

(五)
【法师】我建议掀开新的一页,不要再纠缠于学诚了。毕竟,中国佛僧不仅仅是他一人。
【贤佳】是的,只是关注他的人多,且我相关业缘近,所以多说。事平则息。
【法师】{(释迦牟尼佛教导比丘修行的动画视频)……}请法师多多赐教!
【贤佳】随喜!似乎有两个问题:1.五蕴中的“行蕴”应指受、想心所之外的其他众多心所(及“心不相应行法”),特别是思心所,说为“行为”似乎不准确。2.解脱的因、果非灭除五蕴,应是灭除烦恼,转染成净。如因地修行时,弃舍色贪,但并非要弃舍自身色蕴(自杀、自焚),也不弃舍定慧心识。证阿罗汉果时,有余涅槃时仍有五蕴,可见五蕴的存在不妨碍阿罗汉果。阿罗汉无余涅槃时,心识也未灭尽,否则同于无情,修行失去意义。大乘无住涅槃更有清净妙色(佛的报身)、庵摩罗识(大圆镜智)等。
【法师】行为分为三种:一种是身体的行为,一种是言语,一种是意念的生住异灭。所以,至于心所,也属于意念的范畴。
【贤佳】是的,但五蕴中的“行蕴”等于“行为”吗?您这定义是出自哪里呢?
【法师】这是我禅悟的结果。当然,您也可以提出质疑或者是提出您的观点。但我反对读死书,或者是被经书所束缚。毕竟,一切言语,一切书籍,皆是指月手。
【贤佳】“离经一字,即同魔说”,望文生义,违背教理,不肯认错,滥牵证悟,迹涉大妄,甚是危险!恐成邪师,自误误人,诚望谨慎!直言进谏,望能谅解,并望深思。
【法师】笑。法师,经从何来?为何一部经文会有不同的几部译本?本来无有书写之经文,在有之后缘何各异?阿难尊者到底被女人难了几次?缘何延伸出几部经文?什么人才能够称之为阿罗汉?阿罗汉能够成佛吗?恭请赐教。
【贤佳】经是佛说,后世说传及结集有机缘深浅而详略差别及记忆差别,但大同小异,义无违背。佛也开许经文传述可有无关紧要的记忆差池,如《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说:“时邬波离请世尊曰:‘大德!当来之世,人多健忘,念力寡少,不知世尊于何方域城邑聚落说何经典制何学处,此欲如何?’佛言:‘于六大城,但是如来久住大制底处,称说无犯。’‘若忘王等名,欲说何者?’佛言:‘王说胜光,长者给孤独,邬波斯迦毗舍佉。如是应知,于余方处,随王长者而为称说。’‘若说昔日因缘之事,当说何处?’‘应云婆罗痆斯,王名梵授,长者名相续,邬波斯迦名长净,随时称说。’‘若于经典不能记忆,当云何持?’佛言:‘应写纸叶,读诵受持。’”(卷二十五)不应因噎废食而通废经文义理权威。如果废除经文义理权威,但依禅悟而说,如何鉴定禅悟深浅、真假、正邪?如何鉴别自称证悟的附佛外道相似法乃至邪教?
您问:“什么人才能够称之为阿罗汉?阿罗汉能够成佛吗?”是什么意趣?跟我们讨论的话题是什么关系?请您直接给出解答论述吧。
【法师】一音各解,不解释。谢谢!
【贤佳】佛已示寂,何得闻音?大小乘经文及多版本述传便是各解。背离经文明显文义,得解何依?岂是佛法?如何区别于外道乃至邪教?
蕅益大师《灵峰宗论》说:“虽胜义法性贵在亲证,倘非黄卷赤牍作标月指,示真实修行出要,何由得证胜义?试观外道,亦出家求出生死,不知正法,求升反坠,故不留心教典,饶勇猛精进,定成魔外。”(卷第二)又说:“教外别传,即教内真传,如因指见月,指非是月,不谓所指非月也。离经一字,即同魔说,不以经卷印心,何名传佛心印?又吾宗乘妙处,夺情不夺法,执着文字,须云‘不立’,若执‘不立’,妙药反成大病,却是依文解义,三世祖冤。所以仍须以教印心也。”(卷第四)
《增一阿含经》说:“(世尊告诸比丘:)今有四大广演之义。云何为四?所谓契经、律、阿毗昙、戒,是谓为四。
“比丘当知,若有比丘从东方来,诵经、持法,奉行禁戒,彼便作是语:‘我能诵经、持法,奉行禁戒,博学多闻。’正使彼比丘有所说者,不应承受,不足笃信,当取彼比丘而共论议,案法共论。云何案法共论?所谓案法论者,此四大广演之论,是谓契经、律、阿毗昙、戒,当向彼比丘说契经、布现律、分别法。正使说契经时,布现律、分别法时,若彼布现所谓与契经相应,律、法相应者,便受持之。设不与契经、律、阿毗昙相应者,当报彼人作是语:‘卿当知之,此非如来所说。然卿所说者,非正经之本。所以然者,我今说契经、律、阿毗昙,都不与相应。’以不相应,当问戒行,设不与戒行相应者,当语彼人:‘此非如来之藏也。’即当发遣使去。此名初演大义之本。
“复次,比丘!若有比丘从南方来,而作是语:‘我能诵经、持法,奉行禁戒,博学多闻。’正使比丘有所说,不应承受,不足笃信,当取彼比丘而共论议。正使比丘有所说,不与义相应者,当发遣之。设与义相应者,当报彼人曰:‘此是义说,非正经本。’尔时,当取彼义,勿受经本。所以然者,义者解经之源,是谓第二演大义之本。
“复次,比丘!若有比丘从西方来,诵经、持法,奉行禁戒,博学多闻。当向彼比丘说契经、律、阿毗昙,然彼比丘正解味,不解义,当语彼比丘作是语:‘我等不明此语为是如来所说也,为非也?’正使说契经、律、阿毗昙时,解味不解义,虽闻彼比丘所说,亦不足誉善,亦不足言恶。复以戒行而问之,设与相应者,念承受之。所以然者,戒行与味相应,义不可明故,是谓第三演义也。
“复次,比丘!若有比丘从北方来,诵经、持法,奉行禁戒:‘诸贤,有疑难者,便来问义,我当与汝说之。’设彼比丘有所说者,不足承受,不足讽诵,然当向彼比丘问契经、律、阿毗昙、戒,共相应者,便当问义。若复与义相应,便当叹誉彼比丘:‘善哉!善哉!贤士!此真是如来所说,义不错乱,尽与契经、律、阿毗昙、戒共相应。’当以法供养得彼比丘。所以然者,如来恭敬法故,其有供养法者,则恭敬我已。其观法者,则观我已。有法则有我已,有法则有比丘僧,有法则有四部之众。
“……诸比丘!当持心执意行此四事,勿有漏脱。”(卷二十)
此经文您如何得解呢?
望文生义,本是小事,不肯认错,乃至滥引禅悟掩饰,便是大过,潜害深巨,难免堕邪,所以我费时“追击”,望能深思,不负我们的交谊。
【法师】微笑中。谢谢。但是我还是坚持我所认知的观念。我想,这应该不会影响到我们之间的法谊吧?
【贤佳】阿弥陀佛!是的。【来源:《一些交流讨论(20190325)》·(九)】

(六)
【居士】关于您和昭慧法师的讨论,我目前看到了这个:《关于印顺法师、昭慧法师观点的讨论(20190515)》(https://zhengxinfofa.org/616.html)。昭慧法师还提到了这个:“您无法回应我对批印者的质疑,就像您于元月下旬,无法回应南传佛友的锐利攻势,几度求助于我,这些我都不会见怪,并且乐于相助。因此我用最大的真诚协助您回应南传佛友,也协助您厘清批印谬见何在。”
我因为接触过南传,很希望了解完整的讨论,不知道您是否方便把合集发给我学习(和昭慧法师的讨论、南传的讨论两个部分)?
【贤佳】其他与昭慧法师讨论的资料:《一些交流讨论(20190430)·(三)》(https://zhengxinfofa.org/591.html)、《关于印顺法师观点的讨论记录(贤佳与昭慧法师)(20190507)》(https://zhengxinfofa.org/602.html)。关于南传的讨论见《一些交流讨论(20190129)·(四~七)》(https://zhengxinfofa.org/515.html),其中第(五)项讨论记录中我说请教的一位法师(提供《“汝所不到,我往到彼”——回应南传比库》等辨析资料)是昭慧法师。
乐意听取您的看法。
【居士】已粗粗读了一下,精彩!我个人的观点:一是L(南传比库)很诚实,他说他代表不了帕奥,更代表不了南传。我2014~2015年在缅甸参访,去了很多道场,明白了一件事:中国西双版纳法住禅林虽然高举中国上座部的旗帜,但目前看,代表不了“中国上座部”,充其量是以在帕奥学修的汉人为主的几个“比库”教禅而已。而帕奥,代表不了缅甸佛教全貌,只是其中一个派别,一个有争议的派别。更代表不了南传,因为南传上座部还有泰国和斯里兰卡。台湾的温宗堃有一篇文章,很学术和理性,您可以参考:《当代缅甸毗婆舍那修行传统之间的一个诤论》(http://www.nanchuanfofa.com/dangdaimiandianneiguanchuantongdexingqijiganguanzhedezhenglun/)。
还有,我个人觉得大小乘之争毫无意义,因为南北传都共许“菩萨道”,我觉得重点应该放在南北传菩萨道的研究上比较有意义,就是菩萨究竟该怎么被授记,该怎么圆满波罗蜜。
【贤佳】感谢告知!是应求同存异。【来源:《一些交流讨论(20190528)》·(五)】


Comments are closed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