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出世入世

论出世入世(20240318)

网友乙】《辨破狂禅滥说》 (https://www.zhengxinfofa.org/9169.html)中的居士说:“不发财,你也可以幸福快乐,信即得救。朱熹与王阳明的区别是,朱熹是‘先赚钱,再买快乐’,王阳明是‘不赚钱,我也能快乐’。”

让我想到了一个话题,那就是是否必须得入世才能出世,是否不考虑物质,信即得救?我个人认为,“不发财(或是替换成你想要的一切东西)也可以幸福快乐”,是很难做到的。经常有人说:“不曾拿起,谈何放下?”所以每个人必须经历一个从拿起到放下的曲折的过程才能悟道,不可能绕过“拿起”而直接放下。

曾经有人给我发邮件说:“佛弟子应是最有智慧、最刚健勇猛的人。‘我不稀罕’,是因为他们随手能得到,所以不稀罕,可不是想得得不到,说服自己不稀罕,那叫嘴硬。”您链接中的居士说到的“不赚钱,我也能快乐”这句话所代表的心态,其实是有嘴硬和阿Q精神之嫌的。这个给我发邮件的人还说:“思入世而有为者,须先领得世外风光,否则无以脱垢浊之尘缘;思出世而无染者,须先谙尽世中滋味,否则无以持空寂之后苦趣。”我觉得说得非常对,只有尝过五光十色,才不会被灯红酒绿迷了眼睛。那些十几岁就出家的人,如果是别的原因出家暂且不说,如果说是因为看破红尘而出家,那么就很有意思了:一个人尚未踏入红尘,何谈看破红尘呢?

您对我前面“只有尝过五光十色,才不会被灯红酒绿迷了眼睛”的观点阐述赞同吗?

贤佳】“只有尝过五光十色,才不会被灯红酒绿迷了眼睛”,这例同说“只有尝过毒品,才不会被毒品迷惑”“只有尝过淫乱,才不会被淫乱迷惑”等,岂是如实智见?

“必须得入世才能出世”,有“出”才有“入”,凡夫始终都在世间,谈何“入世”?如地球人谈何“入地球”?

出家并非就是出世。出世的境界是由道谛证得灭谛,凡夫(不论出家、在家)都没有。出世的心行,重在智慧认识世间苦谛、集谛,不在认识苦受,也不在经历富贵等乐受而觉得平淡、厌腻。

“思出世而无染者,须先谙尽世中滋味,否则无以持空寂之后苦趣”,这不知“空寂”本然安乐,竟然说是“苦趣”,是甚不知灭谛,也是不明苦谛、集谛。

适当看淡名利、少欲知足,也并非就是出世心行。不讲求出世的儒家修身,首先要求“格物”,即是要适当少欲知足而格除物欲。如《论语》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更多相关辨析可参看:

《论物欲和精神》

https://www.zhengxinfofa.org/3592.html

网友乙】那位居士说“只有尝过五光十色,才不会被灯红酒绿迷了眼睛”,他的意思估计是想表达:“人生有如走马观花,世间种种,管他酸甜苦辣,总得尝遍一下,才不枉此一遭。”

我个人认为这是断见。不枉此一遭似乎是不确定我们是否还有下一遭,所以这一遭的精彩一定不要错过,要不然寄希望于死后的世界,万一死后什么都没有,活着时也没有享受,不就太亏了么?很多人有这种断见,包括嘴上说着相信轮回的人其实内心里也打鼓,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什么极乐世界的存在。这种问题发生的根源还是不能信,或者说是不能全信。所以佛教说“信是修行的根本”“信为道源功德母”。之前我看过太湖山人罗邦聪导师的几本书籍,他老是爱强调“信”,还说人们的信其实并不是真的信。他爱用树叶做比喻,说一片树叶落到水上,湿确实是湿了,但离真正沉到水底还远着呢。他把人们的信比喻成叶子湿了一面,把真正的信比喻成叶子沉入水底。我其实怀疑过度强调信是有洗脑之嫌的。

所以,请问法师,是不是不信轮回、极乐世界的存在就没有办法学佛,或者说不信的话,即使学佛,所得与受益也微乎其微?

另外,您说“有‘出’才有‘入’,地球人谈何‘入地球’”,那么为什么文章《台湾社会转型中的人间佛教》(http://www.pacilution.com/ShowArticle.asp?ArticleID=12488)中还说人间佛教运动将以往迷信而出世的佛教,向积极入世、适应时代的方向转化?可见这是已经“出”了的,现在正准备“入”呢。

您还说“出世的境界是由道谛证得灭谛,凡夫(不论出家、在家)都没有”,那么为什么还有人们常说的类似于某某人“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的表达?难道只是一种文字宣传吗?

还有人说出世和入世其实是一回事,入世即出世,出世即入世。比如任继愈先生说:“禅宗把般若的绝对超越性还俗为‘运水搬柴’的生活琐事,说佛法无一法与人,佛法不过‘吃饭、着衣、拉屎、送尿’,从而模糊了世间和出世间的严格界限。”所以我们可以认为,“运水搬柴”既是入世,同时又是出世吗?

贤佳】(1)“只有尝过五光十色,才不会被灯红酒绿迷了眼睛”,背后多是断见,其意在乐尝“五光十色”,不在避免“被灯红酒绿迷了眼睛”。藏密教法倡说轮回转世,又多倡导以贪破贪,也有类似说法,背后基本是误解中观、如来藏教义的邪见。可参看《论藏密宁玛派误解如来藏》(https://www.zhengxinfofa.org/9558.html)。两方面殊途同归,受众广大。

(2)“信”有多种内涵层次,应结合理智,不应盲信、迷信,也不宜盲目自是自高而粗率不信,宜于多闻阙疑、广察深思。“信”的通常心相有三种:净、欲、解。如《三法度论》(阿罗汉婆素跋陀撰,东晋僧伽提婆译)说:“是三种信。问:云何三种?答:信者,净、欲、解。于中净者,除浊故。浊者,人所恶恚、贡高、无惭无愧比,譬如象、水牛等混乱泉水,是说浊,停住便澄清。如是人恶恚、贡高、无惭无愧比乱意谓之浊,无是谓之净。欲者,爱乐于胜。如人为病所困,不欲好食,病瘥已而欲得。是人为恶所困,不乐欲闻法,得善知识已乐于法,便作是念:‘此法极微妙,更复说。’是名为欲。解者执持。譬如人为毒蛇所螫,师咒毒时,彼意至到,便作是念:‘实如说咒,从此必瘥。’已意解,便求药。如是人为淫、怒、痴蛇所螫,世尊为彼慈心说法,彼若意解者,无异彼心,得除淫、怒、痴,余者不除。”(卷上)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25/T25n1506_001.xml#pT25p0018c0901

(3)“是不是不信轮回、极乐世界的存在就没有办法学佛,或者说不信的话,即使学佛,所得与受益也微乎其微”,这不一定。小乘人不信极乐世界的存在,也可学佛,乃至可证圣果,只是不得往生极乐世界的利益。不信轮回,则多半不愿学佛,或只是爱好佛教文化或迷信求佑等,难得佛法深大利益。

(4)关于出世、入世,所引述内容都混淆了概念。佛教经典说的出世、入世之“世”是指世间,而流行说的出世、入世之“世”是指通常世俗。真正出家持戒修道(出家混日子的且不说),乃至独住山野乐修禅定,属于出世俗,并非就是出世间。只有智慧证见世间空幻,无“我”“我所”执,才是根本出世间,舍身入灭、永断轮回则是究竟出世间。身住山野或寺院,而骄慢自高乃至贪想财色,未断烦恼,并非出世间。佛菩萨证得中道法性,舍世间生死肉身,随愿化身于世间示现生死而度化众生,是真出世而入世。初始证见无“我”空性乃至中道法性,暂时未舍离业报肉身,入世俗人事中度化众生,也可算是出世而入世。此时“运水搬柴”等都无“我”“我所”执,不离般若智慧,可说是以出世心做入世事。

如《杂阿含经》说:“出世间者,是名无漏法。”(卷第八)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02/T02n0099_008.xml#pT02p0056a1316

《瑜伽师地论》说:“言有漏者,谓若诸法,诸漏(注:烦恼)所生,诸漏粗重之所随缚,诸漏相应,诸漏所缘,能生诸漏,于去、来、今为漏依止。与此相违,应知无漏。能与当来生等众苦为生因故,于现法中有罪性故,名为有诤。与此相违,名为无诤。内门自体爱染随故,名有爱味。与此相违,名无爱味。外门境界爱着随故,名依耽嗜。与此相违,名依出离。若法有漏、有诤、有爱味、依耽嗜,如是一切名为世间。若能治此,依世俗谛所起俗智及所引法,亦名世间。与此相违,名出世间。若诸世间,名堕摄法,堕有情、器、欲、色、无色世间摄故。若出世间,非堕摄法,不堕前说世间摄故。”(卷第一百)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30/T30n1579_100.xml#pT30p0879b2913

《大乘义章》(〔隋〕慧远法师)说:“初地已上,离六识故,经中说之为出世间。又《楞伽》云:‘初地菩萨,得二十五三昧,离二十五有是三界身,远离彼故,名舍六识。’又《大智论》宣说:‘初地入菩萨家,舍离肉身,得法性身。’此亦是其离六识义。若论残习,十地乃尽。……问曰:六识尽在初地,初地已上便无六识,云何而得见闻觉知?释曰:虽无事相六识,犹有七识缘照无漏所得法身,及彼真识缘起法身眼耳等识,是故用之见闻觉知。问曰:若以缘照法身见闻觉知,与前六识有何差别?释曰:前六是其事识,分别事相,心外取法。缘照法身,所见闻觉知外无法,一切悉是自心所起,如梦所见,于自心相分别照知,有此异也。问曰:真实缘起法身见闻觉知,与彼七识缘照何别?释言:七识缘照法身者,但于妄想缘起法中分别缘照,又于真法分别缘照不能离缘。真法身者,远离妄想,心净照明清净法界,显自心原,名为见闻,非分别知。”(卷第三)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44/T44n1851_003.xml#pT44p0537a0106

《大乘义章》说:“《地论》宣说:‘闻、思、修等,但是智因,能生出世,而体不能满出世间。’云何得判以为出世?”(卷第六)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44/T44n1851_006.xml#pT44p0591b2314

 

 

 

 

 

 


Comments are closed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