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讨论类编15-6 学诚系列开示“苦乐人生”辨析

第六章 《苦乐人生》系列开示辨析
{编者注:本章辨析所引用经论文字中“()”内的内容非经论原文,属辨析者补充说明。}

《苦乐人生》第一讲《苦乐人生》辨析
一、偏说圣人的功德一直在增长
【原文】圣人的心路历程,功德智能一直在增长。
【辨析】此说与经论不符。初地菩萨为圣人,从初地到七地菩萨的功德是不牢固的,是会退的,只是圣人的智慧不退,即不会退成凡夫,菩萨要到八地及以后,所修功德才会不退。如《菩提资粮论》(龙树菩萨本,自在比丘释,达磨笈多译)卷三:“问:‘从住初地乃至七地诸菩萨,皆决定向三菩提,何故不说为不退转,唯说住不动地菩萨为不退转?’答:‘已住不动诸菩萨,得于法尔不退智,彼智二乘不能转,是故独得不退名。此谓所有信等出世间善根,诸声闻独觉乃至住第七地菩萨不能障碍令其退转,故名不退转。非余十种菩萨为三菩提于诸法中不退转也。’已说不退转因缘。”

二、滥说痛苦时造业都是损人之业
【原文】我们内心痛苦的时候无论是说话、做事,它所造成的业都是会去损人、害人,自然而然就这样。
【辨析】修道过程中要克服内心的习气,人不习惯就会产生痛苦,比如一个人戒烟,内心烟瘾犯了,会难熬、难受,但这并不就会去损人、害人。

三、滥说学佛没有结论和答案
【原文】我们修行学佛,不是去找一个什么见解,也不是去找一个什么答案,更不是要去找一个什么结论。它没有结论,也没有答案,是说我们能不能觉悟。
【辨析】“觉悟”算不算一种结论或者答案?八正道的正见算不算一种见解?还是说这些都不重要?

四、引导全然相信团体和领头人
【原文】那么怎样才比较保险呢?就是你在一只大船里头,很多人一起摇,你自己虽然不会摇,这个船也不会危险。只要这个指挥的人、指导的人有这个技术,他就能够掌握方向。
【辨析】佛法修行要靠自己的智慧,光是随大流,心里不动是种痴相,怎么不危险?只是把握一个外在的形式是远远不够的。

五、偏狭说利他没有“条件”
【原文】佛法所谈到的“利他”有特定的含义——就是说去利乐有情,没有条件。
【辨析】初发心的菩萨利益他人,需要考虑自己的条件。即使自己条件够,也要考虑对方的状态。

六、混滥“诸法无我”、“相依共存”和“彼此联系”
【原文】“诸法无我”是从空间上面来说明,世间上面任何事物都是彼此相依共存的。所谓相依共存,就是说,你自己存在的时候,能不能感觉到对方的存在,这是很重要的。
【辨析】世上任何事物都是彼此联系的,并没有达到都是彼此相依共存的状态。比如:一个苹果坏了,我们会因此死亡吗?

七、偷换“师友缘”概念
【原文】这个师友的缘是非常非常的关键。你这个缘份不好,佛法肯定学不进去;你这个缘份好就是说自己知道、晓得如何同别人去结缘,也就是如何跟别人去相处,如何跟不同的人、不同身份的人、不同层次的人去相处。
【辨析】学佛必须先搞好人际关系?

《苦乐人生》第二讲《不被六根蒙蔽》辨析
一、妄说“成所作智”是“有所作为”
【原文】世间上面的人,各行各业的人,他在本行业方面,都会有进步,都会很努力,都会有所作为,用佛教的话来讲——“成所作智”。
【辨析】把“成所作智”解释成为“每个人在各自的行业中都会有所作为”,实属望文生义。据《成唯识论》,“成所作智”最少也要是初地菩萨才会有,乃至说要成佛后才能现起。如《成唯识论》卷十:“成所作智相应心品,谓此心品为欲利乐诸有情故,普于十方示现种种变化三业,成本愿力所应作事。又云:成所作智相应心品,有义,菩萨修道位中,后得引故,亦得初起;有义,成佛方得初起。”

二、妄说“妙观察智”是用智慧观察事物
【原文】我们要用智慧去观察:自己何作何为;要用智慧去观察:众生需要的是什么;需要用智慧去观察:我们如何调整……——“妙观察智”。
【辨析】同样是望文生义,这样的解释完全抹去了佛法的内涵,把佛法诠释成了世间法。妙观察智相应心品有“生空观品”(人我空)与“法空观品”的分别。一者生空观品,在二乘见道的最初生起,以后辗转到无学位方得究竟。假如是渐悟菩萨,到十住、十行、十回向的解行地终,或十地上位,在此中间,如果不是有漏或无心定时,都容许现起。二者法空观品,要到菩萨见道位初地入心,方得现起。从此以后,辗转乃至十地最后心的上位,在此中间,如果不是有漏心或不达法空的生空智果,或无心定时,都容许现起。如《成唯识论》卷十:“妙观察智相应心品,谓此心品善观诸法自相、共相无碍而转,摄观无量总持之门及所发生功德珍宝,于大众会能现无边作用差别,皆得自在,雨大法雨,断一切疑,令诸有情皆获利乐。又云:妙观察智相应心品:生空观品,二乘见位亦得初起,此后辗转至无学位,或至菩萨解行地终,或至上位,若非有漏或无心时,皆容现起;法空观品,菩萨见位方得初起,此后辗转乃至上位,若非有漏、生空智果或无心时,皆容现起。又云:妙观察智相应心品,缘一切法自相、共相皆无障碍,二智所摄。”

《苦乐人生》第三讲《细心体会佛法》辨析
滥说小乘不能止观双运
【原文】止观都是很难的——止观双运,二乘人偏空,偏于一边,偏于寂静,他不能做到止观双运;那么大乘人就不一样,它一定是止观平等的,“止”里当中有“观”,在“观”的过程当中有“止”,通过止观来开发智慧。
【辨析】二乘和大乘都有“止观双运”,只是止观的内容、深度不同。《摩诃止观》(智顗大师著)卷三:“故知三藏四门(小乘教法)析法止观,断奠是小乘也。次明大者,大乘也,智慧深利,修不生不灭体法止观。”

《苦乐人生》第四讲《如何对治现世贪着》辨析
一、滥说学佛越好就会缘起越广阔
【原文】那我们学得越来越好,成绩越来越大,自然而然,我们的缘起就会越来越广阔,同人家打交道、相处、合作,就会越来越容易和合。
【辨析】佛最后也涅槃了,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修行,不在娑婆世界显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善人即使始终充满善意和智慧,当周围的缘起不合适的时候,也会慢慢隐去,就像钻石落入污泥,在一定条件下,光芒就会隐蔽。不能以人际关系作为是否学得好的标准,特别在末法时代,很多大德都示现了远离尘世的生活。
《妙法莲华经·安乐行品第十四》:“佛告文殊师利:‘若菩萨摩诃萨,于后恶世欲说是经,当安住四法。一者,安住菩萨行处及亲近处,能为众生演说是经。
“‘文殊师利!云何名菩萨摩诃萨行处?若菩萨摩诃萨住忍辱地,柔和善顺而不卒暴,心亦不惊,又复于法无所行,而观诸法如实相,亦不行不分别,是名菩萨摩诃萨行处。云何名菩萨摩诃萨亲近处?菩萨摩诃萨不亲近国王、王子、大臣、官长,不亲近诸外道梵志、尼揵子等,及造世俗文笔、赞咏外书及路伽耶陀、逆路伽耶陀者,亦不亲近诸有凶戏、相叉相扑及那罗等种种变现之戏,又不亲近旃陀罗及畜猪羊鸡狗、畋猎渔捕诸恶律仪,如是人等。或时来者,则为说法,无所悕望。又不亲近求声闻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亦不问讯。若于房中,若经行处,若在讲堂中,不共住止。或时来者,随宜说法,无所悕求。
“‘文殊师利!又菩萨摩诃萨不应于女人身取能生欲想相而为说法,亦不乐见。若入他家,不与小女、处女、寡女等共语,亦复不近五种不男之人以为亲厚。不独入他家,若有因缘须独入时,但一心念佛。若为女人说法,不露齿笑,不现胸臆,乃至为法犹不亲厚,况复余事。不乐蓄年少弟子、沙弥、小儿,亦不乐与同师。常好坐禅,在于闲处,修摄其心。文殊师利!是名初亲近处。’”(卷第五)

二、妄解“相即不离”
【原文】因为缘起的法就是相即不离的,就是你内心的问题,也会变成我的问题;那我这个问题解决了,你的问题自然而然就不成问题,因为你的问题不会影响到我。所以我们学佛法,就要有这种非常坚定的信念。
【辨析】“因为你的问题不会影响到我”,这算是一种很好解决问题的方法。
【贤佳附辨】要真正做到“你的问题不会影响到我”也不是简单、容易的。佛经讲要远离邪见、远离恶知识,不是观功念恩、不说是非就可以“不会影响到我”的。即使真正做到了,究竟的结果是如阿罗汉入无余涅槃,自利并非圆满,更非深广良好利他。

《苦乐人生》第五讲《生命整体性的意义》辨析
一、滥说分辨法义是“挑剔”
【原文】“所以你听的时候,要用心来听,而不是说,我们一方面讲要听佛法,一方面我们又起一个念头,在观察,在思维,这位法师讲的(是)究竟了义,还是不了义。那个时候,你心里面就会有两个念头:一个念头在想要听,一个念头在想,我思考一下,我判断一下,到底我听还是不听,我接受还是不接受,我要还是不要,你自己内心里面都起矛盾,都起挣扎。你自己内心里面,都在互相过不去,就自己的心跟自己的心过不去,内心就不寂静了。……而不是说法师讲的如法不如法,是说我们的心能不能同法相应。”“在现在这个时候,佛法本身就比较衰微的时候,我们能够遇到了,就很了不得了,就非常不容易了。我们更没有必要去挑剔了,你挑剔不来的,你没有那么多的条件,没有那么多的资本去挑剔。”
【辨析】这种引导都让人放弃辨析,无条件听从。不管是对是错,都要听下来。不相应都是听者的问题,和讲者无关。

二、滥说“法师”的修行体验必定高上
【原文】因为法师毕竟有经过比较长时间的专门的修行用功,他的体会、他的体验,我们是不好比的,这是肯定的。
【辨析】怎么判断对方是不是法师(佛经所说“法师”标准),是不是善知识呢?这里的潜台词是上台讲的人都是法师,都修得好。不应该进行不鉴别的默认。如果判断不出来对方讲得是否正确,最好的方法是存疑,下来自己要查阅三藏资料审定,不可因为讲者年长腊高,或是上座、人数众多、自谓博学作为法义判断的标准。如《四分律》卷五十八:“尔时世尊在婆阇国地城中,告诸比丘:‘我说四种广说,汝等善听,当为汝说。’诸比丘言:‘大德!愿乐闻之。’‘何等四?若比丘如是语:“诸长老!我于某村某城亲从佛闻受持,此是法,是毗尼,是佛教。”若闻彼比丘说,不应便生嫌疑,亦不应呵,应审定文句已,应寻究修多罗(经藏)、毗尼(律藏),检校法律。若听彼比丘说,寻究修多罗、毗尼,检校法律时,若不与修多罗、毗尼、法律相应,违背于法,应语彼比丘:“汝所说者非佛所说,或是长老不审得佛语。何以故?我寻究修多罗、毗尼、法律,不与修多罗毗尼法律相应,违背于法。长老不须复诵习,亦莫教余比丘,今应舍弃。”若闻彼比丘说,寻究修多罗、毗尼法律时,若与修多罗、毗尼、法律相应,应语彼比丘言:“长老所说,是佛所说,审得佛语。何以故?我寻究修多罗、毗尼、法律,与共相应,而不违背。长老!应善持诵习、教余比丘,勿令忘失。”此是初广说。
“‘复次若比丘如是语:“长老!我于某村、某城和合僧中上座前闻,此是法,是毗尼,是佛所教。’闻彼比丘说时,不应嫌疑,亦不应呵,应审定文句,寻究修多罗、毗尼,检校法律。若闻彼比丘说,寻究修多罗、毗尼、法律时,不与相应,违背于法,应语彼比丘言:“长老!此非佛所说,是彼众僧及上座不审得佛语,长老亦尔。何以故?我寻究修多罗、毗尼、法律,不与相应违背于法。长老!不须复诵习,亦莫教余比丘,今当弃之。”若闻彼比丘语,寻究修多罗、毗尼、法律,与相应,不违背于法,应语彼比丘言:“长老!是佛所说,彼众僧上座及长老亦审得佛语。何以故?我寻究修多罗、毗尼、法律,而与相应,无有违背。长老!应善持诵习,亦教余人,勿令忘失。”此是第二广说。(次第三句,从知法、毗尼、摩夷{摩夷是论藏的意思}众多比丘所闻亦如是。第四句,从知法、毗尼、摩夷一比丘所闻亦如是。)是为四广说。’佛说如是,诸比丘闻,信乐欢喜受持。”

三、滥说与团体不融合是佛法学不好
【原文】“那如果我们在一个团体当中,几十个人、几百个人我们都不能相融,我们怎么能够去同所有的人相融?这不能融合的。不能融合就是,佛法学得不到家,佛法学得不到位,我们执着于外相,执着于事相,没有从内心看问题,没有从理性上面分析问题,没有根据佛法来指导自己的思想跟言行,才会这样子,其实是佛法学得不好。”“大乘行者,他到哪里都是能够同众生融为一体、打成一片的,都是用缘起来关照的,都是通达空性的。”(“大乘行者……”一段来自第六讲)
【辨析】这种引导不是按照佛陀的言教引导,而是以团队利益至上进行引导,是让学人“执着于外相”(“同所有人相融”)。
【贤佳附辨】讲者所说是高举佛法概念而违背佛法内涵,如掩耳盗铃、贼喊捉贼。

《苦乐人生》第六讲《怎样认识病相》辨析
一、滥说依“人”奉行是善受佛法
【原文】“那善知识告诉我们,就是最重要的,就是我们的问题,我们的病根之所在。如何指导我们,那我们都是要随顺、听受,要听进去,领纳善知识为我们教授的佛法,然后非常认真地恭敬承事。……法师就告诉我们怎么做,那我们要不要去做呢?你说我们去不去做呢……那实际上,不能依教奉行,不能真正以一种恭敬心去承事,那完全同佛法的教授,同道次第的教授,背道而驰的。”“就是说我说的时候,是根据佛菩萨的意思,理解之后来讲;那么你们听的时候,也是同一个时间。从另外意义上面来讲,我说的时候是根据佛的法来说,你们听的时候,也是根据佛说的法来听;只是说你们听的时候,是根据我自己在理解以后,根据自己的体会说出来的,那么你们听的时候,是根据一个这样子因缘来领纳佛法。”
【辨析】强调依师听从,不强调鉴别。

二、妄说听经闻法时戒定慧都具足
【原文】所以在听经闻法的时候,它本身信解都具足,它本身戒定慧都具足。
【辨析】如果听经闻法的时候,戒定慧都具足了,那就不用修了,都有了。闻思修、戒定慧,闻是初步,后面还要慢慢地提高。

《苦乐人生》第七讲《佛光普照众生心》辨析
一、混滥佛法和非法
【原文】“都是凡夫的一种妄心,在菩提觉悟本身来说,没有固定的一个什么法可以执着,这样的话,就叫作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么我们一定认为说,什么法才是佛法,这种认识就有问题;我们一定要认为说,什么法不是佛法,也是会有问题的,这个是我们的认识,而不是佛菩萨的认识。那么我们内心当中,难道真正要去区分,佛法跟非佛法,能不能把它区分得出来?佛法它本身包括了:世间法、出世间法;本身包括了有漏法、无漏法;包括了有为法,无为法,它已经是圆满的。”
【辨析】这种引导会导致初学者无法分辨佛法和非佛法,失去修行的次第和道路,并产生迷惑。按照这种逻辑,完全可以说:佛法包括了非佛法,非佛法即是佛法,法与非法都是圆满的。再推理下去就是佛也不用持戒了,众生也不需要修行了,六度可行可不行,一切都是圆满的。婴儿成为了完全觉悟的圣者,因为婴儿不会执着法和非法。
一般错误理解空性的人会认为一切分别都是执着,不能汇通缘起和性空,导致混淆佛法和非法。
【贤佳附辨】讲者由此道理可随意将俗法、邪法等同佛法来宣讲、实行,怀疑、批评、不接受即是“妄心”“执着”。

二、妄解思量心、分别心
【原文】《法华经》里面讲,“此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知”,它不可以思量心、分别心去取如来的法,只有思量心、分别心尽,才能够领会如来的法,所以说不可取。
【辨析】“认为一切分别都是执着”是种邪见,将会导致人变得善恶不分,忽视戒律、业果,忽视修行次第,忽视经论学习,实际上这是种错误的“执空见”。“执空见”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忽视业果、戒律,认为一切分别都是执着,不思不想才是佛法。《佛性论》(天亲菩萨造,真谛法师译)卷二:“若执空为有,名增益谤。若执空为无,名损减谤。若通达此性,则二执不生,是名真实性相。”而且“执空”比“执有”更加危险,如《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八:“善男子!本设‘空药’为除‘有病’,执‘有’成病,执‘空’亦然,谁有智者服药取病?善男子!若起有见胜起空见,‘空’治‘有’病,无药治‘空’。”

三、滥解“佛法不可说”
【原文】从究竟了义上面来说,我们也是“不可说”的,不可用口来宣说的。为什么呢?如来所说的法是超过我们凡夫的语言的境界,不能用凡夫的语言来表达出来的,所以说“不可说”,是言语道断的境界,才能够明白如来的法。那么我们言语未断的时候,还就是在我们语言的这样一个状态当中,那么这个同佛的境界,同觉悟的境界还是不同的。
【辨析】如果我们认为无所表达才是佛的境界,那么可以试着思考一下,佛讲法的时候,还是不是佛?如果承许讲者的观点正确,那么就要认为讲法的不是佛,因为对方用了语言;只有不讲法的佛才是佛。而且还会导致更有趣的问题,就是给菩萨授记的不是佛,因为授记时,佛是有语言表达的,一动心念就不是佛了。

四、滥批理智分辨是“不切合实际”
【原文】如果我们内心,不能在佛法、境界上面真正去用功的话,我们就非常容易、经常在分别什么是佛法,什么不是佛法;什么是如法,什么是不如法;什么是究竟了义,什么是不究竟了义;什么法可靠,什么法不可靠;什么法有传承,什么法没有传承……是吧?天天都是讲这些不切合实际的、没有用的东西。
【辨析】把对佛法和非佛法的鉴别说成毫无用处,一个学人如果不先搞明白什么是佛法、什么是非法,怎么用功?都是引导学人放弃自主思维鉴别,“只要跟着我做,跟着团队做就好了,对不对不用管”。实际上,佛、菩萨、祖师大德,花了很多时间在阐述什么是佛法,辨析什么是相似法,什么是非法,什么是外道,什么是内道,按照讲者的说法这都是在浪费时间,做无用功。

《苦乐人生》第八讲《正确辨析心相》辨析
一、错说佛像是化身佛
【原文】也就是,更多的人,是因为从化身佛的身上,去体现佛法。你看这些佛陀的圣迹、这些佛菩萨的形象、佛陀的舍利,供佛的寺庙、供佛的塔,这个书籍,佛的言语的这些经典。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佛菩萨的形象,都是化身佛的一种示现。
【辨析】佛像怎么成了化身佛?《成唯识论》卷十:“三、变化身,谓诸如来由成事智(‘成所作智’之略称)变现无量随类化身,居净秽土为未登地诸菩萨众、二乘、异生称彼机宜,现通说法,令各获得诸利乐事。”化身佛是能讲法、现神通的。
{〖补充〗佛的“自性身”和“受用身”概念:
《成唯识论》:“如是法身,有三相别。
“一、自性身,谓诸如来(所证)真净法界,(乃)受用(身)、变化(身之)平等所依,离相寂然,绝诸戏论,具无边际真常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实性,即此自性,亦名(三身中之)法身,(以是)大功德法所依止故。
“二、受用身,此有二种:自受用,谓诸如来,三无数劫修集无量福慧资粮,(引生本具无漏种子)所起(现行四智菩提)无边真实功德,及(大圆镜智所变)极圆(满、极清)净常遍色身,相续湛然,尽未来际,恒自受用广大法乐。他受用(身),谓诸如来,由(证自受用故以)平等智(力)示现微妙净功德身,居纯净土,为住十地诸菩萨众现大神通,转正法轮,决众疑网,令彼受用大乘法乐。合此二种,名受用身。”}

二、滥说“依师”才能清除内心染污
【原文】如果我们自己能够了解自己的话,那么你能不能把自己内在这些肮脏的、染污的、不好的行相去掉吗?不可能的事情呢,去不掉了。……我们需要来依师学法,为什么呢?因为善知识、师长比我们清楚,需要怎么样子来清除我们内心那样子一些错误的、染污的行相,那么这个是我们内心当中的一个心理的、立论的一个基点,这是非常的重要的。……如果这样子下去的话,等同于我们一个人的思想已经僵化,已经得了不治之症,还会进一步严重和恶化下去。
【辨析】这是在否定人有自我反省和改善的能力。一个人能不能改变,主因还是自己,外在都是辅助的。先引导学人放弃自我的判断,然后推出要完全依靠外在的善知识,最后再来一个恐吓,说如果您相信自己就成了“不治之症”,学法无望。本质还是让人放弃思辨,引导盲从。

三、暗说做事“集资粮”是解脱的条件
【原文】因为我们对佛法产生好乐心,做事情就是集资粮,就是佛法的体现:因为我们要解脱,就要集资粮;因为我们要解脱,所以我们要依师;因为我们要解脱,所以要按照佛法去实践。
【辨析】做事就非常重要吗?出家人最基本的三件事,如《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一:“虽知沙门仪法种种别异,未论出家人所作业务。业务者,一者坐禅,二者诵经法,三者劝化众事。若具足作三业者,是应出家人法。若不行者,徒生徒死,或有受苦之因。”让出家人废弃坐禅、诵经有大罪过,如《虚空藏菩萨经》卷一:“复次,善男子!未来恶世初发心菩萨造作诸杂旃陀罗行,谓刹利旃陀罗、婆罗门旃陀罗、大臣旃陀罗、大将军旃陀罗、毗舍旃陀罗、首陀罗旃陀罗,此恶比丘恃怙国王及大臣力,自言智慧,自恃财宝行于布施,轻戏毁辱诸善比丘,斗诤恼乱,法说非法,非法说法,舍正经律,颠倒义论,断学般若,离慈悲心,不信如来所说经典、巧方便戒,违法立制,令诸清净善行比丘废于坐禅、读诵经典,无苦恼者生其苦恼,有苦恼者复令增长。恒怀恶心,坏善威仪,行住坐卧无复时节,毁禁破戒,实非沙门自言沙门,实非梵行自称梵行,不解经典为他解说,邀致四众供养恭敬。善男子!王与大臣及恶比丘犯根本罪。余如上说。是名初发心菩萨犯于第八根本重罪。”
依师是为了学法,学人因法解脱。正如《庄严经论》所说:是为了受取正法功德而亲近善知识,并不是为求财物。亦如《广论》云:“为受法分具功德,亲近知识非为财。”《四分律行事钞》(道宣律师):“和尚有四种:与法不与食,应住;与食不与法,不应住;法食俱与,应住;法食俱不与,不应住,不问若昼若夜,应舍去。阿阇梨亦尔。”
【贤佳附辨】片面取义,偏漏因缘,错失正因,是为相似法。

四、滥说分辨行为是世俗幻相
【原文】非理作意是因为我们内心的一种幻相产生出来的,也就是我们内心的问题——我们内心世俗上面的那些行相引起的。所谓世俗的那些幻相,是认为说,怎么样子才是佛法?怎么样子不是佛法?念经是佛法,持咒是佛法,磕头是佛法;扫地不是佛法,洗碗不是佛法,打水不是佛法……就是内心里面会有这些幻相,什么是,什么不是;怎么好,怎么不好;什么对,什么错。
【辨析】成佛就是要不分对错?如果这种理论成立,那大家也不用出家了,反正做什么都是一样的。

《苦乐人生》第九讲《突破个人中心主义》辨析
一、过分夸大分别安立
【原文】“就一个物品来讲,这个物品,也可以说是你的,也可以说是他的,也可以说是善知识的,也可以说是佛菩萨的;所有的这些,都是自己内心里头的一种安立和感觉。”“自己内心里头怎么作意,它就会有什么感觉;怎么安立,它就会产生怎么效果。”
【辨析】过于夸大了内心分别安立的作用。根据这种解释,就不应该有盗戒,因为物品说是谁的都可以;本来是一块石头,我们把石头安立成馒头,也不能填饱肚子。佛法说一切唯心造,并不是说第六意识心外无法,是说第八识心外无法。人对事物的看法属于第六意识心的范畴,是分别心的作用,但这个分别心是要尊重共业因缘的。这时候,我们应该分清第六意识心的“分别变”和第八识心的“因缘变”。
《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于凌波居士著):“因缘变,即由因与缘的势力变现者,称为因缘变;由作意、计度等分别力变现者,称为分别变。‘因缘变’系以先业异熟(善恶业种子)之力为增上缘,以诸法自身的种子为因所变现者。亦即以名言种子为因,以业种子为缘,而不借计度等分别之力,任运自然变现诸法。又,名言种子与业种子皆为诸法真实有用的种子,故此二种子所变现的诸法亦有真体之体用,如五根发识取境之作用,及五境色、香等之实用。此因缘变之法,属三类境中之性境;或谓带质境之一分亦摄于因缘变。
“换一方式诠释,在八个识中,第八识是由自体所藏的种子而开发的,其所缘的根身、器界、种子也是实体之法,这是因缘变;前五识是分别现量的自性分别识,其相分是从第八识自性种子所生的实法,也是因缘变。第六、七两识,若是缘取本质的相分,则属因缘变;若是依计度分别力缘取的相分,则是分别变。第七识缘第八识的见分执为实我,第六识的独头意识缘出龟毛兔角的虚妄境界,都属分别变。简单地说,随着因缘的势力,从自体种子任运而起,有色、心实体实用者,就是因缘变,也就是三类境中的性境;随着分别心计度分别的势力变现的境,就是分别变。如第六识所缘的龟毛兔角,即三类境中的独影境;如第七识缘第八识的见分妄执为我,就是三类境中的带质境。”

二、滥断世间知见都是从烦恼出发
【原文】世间的知见,它只是有相对的对跟错,有相对的是跟非,有相对的善跟恶,实际它本质上都是从烦恼出发,都是错的。
【辨析】佛法是尊重正世俗的,并非完全否定世俗规则,就像戒律会考虑到社会环境和每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大智度论》卷一:“佛法中,有以世界悉檀故实,有以各各为人悉檀故实,有以对治悉檀故实,有以第一义悉檀故实。……是四悉檀各各有实,如如、法性、实际,世界悉檀故无,第一义悉檀故有。人等亦如是,世界悉檀故有,第一义悉檀故无。所以者何?人五众因缘有故,有是人等。譬如乳,色、香、味、触因缘有故,有是乳;若乳实无,乳因缘亦应无。今乳因缘实有故,乳亦应有;非如一人第二头、第三手,无因缘而有假名。如是等相,名为世界悉檀。”不可用胜义空毁坏世俗有。
【贤佳附辨】讲者可以凭恃此说而自由破戒作恶,屏蔽他人的批评指责,因为他人的批评指责是世间见,有分别心,“本质上都是从烦恼出发,都是错的”。

《苦乐人生》第十讲《舍利弗的功德》辨析
一、滥将“三皈依”变成“四皈依”
【原文】皈依之后,他就会照着皈依师父的要求去做。第二种状态的人,他会造成什么问题?远离师父,因为你这里皈依一下,那里皈依一下,本身你就没有打算要去学法,没有准备根据善知识的教授亲身去实践,就是在跑庙,这里跑一下,那里有法会再去跑一下,另外一个地方又去跑一下。第三种的状况,随喜皈依。随喜皈依之后,会导致什么结果呢?导致不认师父,就是不承认说,某某是自己的师父,也就是混在这同修当中了,那么也就是你虽然皈依了,实际上你是没有师父的,你是没有善知识的,你是没有师长的。第四种状况,假皈依,就会导致出卖师父,这是真的。为什么呢?因为你心不在焉。你心不在焉,你就会观过了,因为你不认为说,某某法师足以当自己的师父,所以你不会皈依。你不会皈依的话,那么你就会觉得这个法师还有什么问题,那个法师还有什么问题。
【辨析】把三皈依解释成了四皈依。

二、妄说皈依是“同善知识生命的契约”
【原文】皈依说到底,是自己同善知识生命的契约,生命最深层次的契约,它不是一般的一场游戏了,如果我们把皈依都当成一场游戏,当成一场法会,当成一场凑热闹,那么请问在我们整个生命的历程当中,还有什么事情比皈依更重要?没有了。
【辨析】虽然没有明确说授“四皈依”,但本质上已经把皈依师长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了。

三、盖批对“善知识”不顺教奉行
【原文】“善知识的言教,自己是不是喜欢听,是不是喜欢接受,接受得了接受不了,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如果我们听不懂,我们不愿意接受,甚至说就没有什么佛法,因为你事先都已经这么认识和安立了,那么你皈依之后,肯定不会去学了。因为你就会觉得,某某法师没有佛法,某某法师佛法不可靠,某某法师还是很糟,他不足以来教我,这是肯定的。”“反过来说,善知识讲的佛法,自己听不懂,没有好乐心,听不进去,不能依教奉行,这样子会导致什么后果呢?导致在别的地方再去求法,那么能不能再求到佛法呢?也是很难讲的。这种情况就是,既没有法的缘,也没有人缘。”
【辨析】“你喜欢也好、不喜欢也好,懂也好、不懂也好,最后都要接受我的理念,否则就是你自己的问题;你自己再去找别人,那你既没有法缘,也没有人缘。”——接受这种理念引导后,就把眼前师长放在第一位了。

四、盖批不随顺僧团伦理和共业
【原文】“这个地方,不是自己给自己做事的地方,自己给自己做事,你自己的业跟共业不融合。它不是说听不听谁的问题,不是说如法不如法的问题,不符合共业了,不符合整个业的走向,就不相应了。怎么我们这么多人,就是你一个人如法,那它所有的人都不如法呢?这是很大的问题——这肯定如法了,他不如法,怎么能够有这么大的效果呢?”“释迦牟尼佛说,禽兽,它也是有伦理的,它也知道尊重长辈;他说怎么我们僧团的比丘连禽兽都不如呢?我们的佛弟子连动物都不如呢?”
【辨析】按照讲者理论,判断是不是如法,就看团队事业的发展规模,人多为胜。同时讲者自己又是团队的创造者和领导者,又拿出长幼有序的伦理道德,所以到最后判断标准就是必须按照讲者的来,其他不符合讲者意图的言论都不是佛法。佛法不是看资历的,也不是看“名人效应”,而是看是否能解答法义,其解答是否能符合经律论三藏。如《梵网经》卷二:“其法师者,或小姓年少、卑门贫穷、诸根不具,而实有德,一切经律尽解。而新学菩萨不得观法师种姓,而不来咨受法师第一义谛者,犯轻垢罪。”
【贤佳附辨】讲者所说法义主体是多角度树立自己的权威和团队权威,引导不思辨的信从。

《苦乐人生》第十一讲《所缘境与所知障》辨析
一、滥说缺乏外人印证则无法认识自己
【原文】我们自己无法下结论说我们是相应不相应、我们相应的程度、我们相应的深浅次第,这样子就需要同行善友的帮助,需要善知识的引导和印证,如果缺乏的话,那自己是不知道的。
【辨析】对于凡夫而言,显现的大多数是粗猛的烦恼,只要学习过烦恼的名相,自己是能知道在起烦恼的。当然,因为所学有深浅不同,同行如果在某些方面所学、所修超过自己,那么会看出我们修行的一些问题,但对其所说应该抱有存疑的态度,最终是否正确,仍旧以三藏为标准。

二、滥批与周遭不相应是“格格不入”
【原文】如果我们同佛法很相应,那我们周遭的人就能够感受到你内心佛法的力量,大家就会说你好,说你有功夫、有境界。反过来说,如果我们周遭的人感受不到你内心佛法的境界和力量,感受得到只是一种你的这种境界、你的这种力量和心态是同别人不一样的,甚至是格格不入的。
【辨析】此处是以人际关系来判断是否如法,这种判断显然与经论相违背。信佛的人到不信佛的世俗环境中,你讲佛法、修行,对方肯定会排斥。不用说一般的修行人,即使佛在世时,都受到外道六师的排斥。

《苦乐人生》第十二讲《怎样发心修行》辨析
滥说有修行功夫会感得“门庭若市”
【原文】它如果我们自己有真正的,这种戒定慧熏修的功夫,自然而然门庭若市,这是肯定,你就是坐在那里,自然而然就会有很多人来学,不要到外边去找人,这是肯定的。
【辨析】此处说善知识一定会门庭若市、弟子众多,其实不一定是这样的,如《金刚经》中菩萨为忍辱仙人在山中修行,汉地的寒山、拾得,直到最后,世人才知道他们是高僧。
何故修学人住阿兰若速得成佛?如《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五:“尔时,会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常精进,承佛威神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阿兰若处(寂静处)是菩提道场,若有发心求菩提者,不应舍离阿兰若处。是兰若中有多众生,虎豹豺狼,毒虫恶兽,乃至飞鸟及与猎师,不识如来,不闻正法,又不敬僧,此诸有情无复善根,远离解脱,何故如来令修学人住阿兰若速得成佛?唯愿世尊为诸众生分别解说,决疑令喜,发菩提心,使不退转。’
“尔时,佛告常精进菩萨:‘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以大慈问于如来清净解脱,饶益未来诸修行者,功德无量。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今为汝分别演说阿兰若处种种功德。’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尔时,佛告常精进菩萨:‘如汝所说,阿兰若处得成圣者,山林之中多诸众生,以何因缘不得成佛?是义不然。所以者何?彼诸众生不识三宝,不知厌足,不识善恶,于山林中,虽有世间种种珍宝,而不能知伏藏之处,菩萨摩诃萨即不如是。善男子!菩萨能知佛法僧宝是出世宝,七珍伏藏是世间宝,悉能辨其种种色相,知其所在而不贪求,亦不乐见,何况手取?菩萨出家,发坚固心,不惜身命,舍离父母、六亲眷属,乐住山林,常作是念:“……三界之顶非非想天,八万劫尽,还生下地。转轮圣王千子围绕,七宝眷属,四洲咸伏,寿命报尽,须臾不停。我今亦尔,假使寿年满一百岁,七宝具足,受诸快乐,琰魔使至,不免无常。”作是思维:“我今不如代其父母及诸众生修菩萨行,当得金刚不坏之身,还来三界救度父母。”作是愿已,住阿兰若,为诸众生发弘誓愿。上根菩萨发是愿言:“愿我未得成佛已来,常于露地长坐不卧。”中根菩萨发是愿言:“愿我未得成佛已来,于树叶中常坐不卧。”下根菩萨发是愿言:“愿我未得成佛已来,于石室中常坐不卧。”如是三根出家菩萨,坐三种座,各作是念:“过去菩萨坐于此座,而能证得陀罗尼门功德自在,过现、未来诸菩萨等皆于此座得陀罗尼修证自在,我亦如是今坐此处,必当成就于陀罗尼而得自在。若未成就得自在者,终不舍离阿兰若处。”’
“‘或有菩萨,未得圆满四无量心,终不舍离阿兰若处。或有菩萨,未得圆满五通神力,终不舍离阿兰若处。……是名菩萨阿兰若行。善男子!出家菩萨发菩提心入于山林,坐三种座炼磨身心,经三大劫而修万行,证得无上正等菩提。’”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一:“问曰:菩萨若欲满足四弘誓愿,应当遍行十波罗蜜(一、布施波罗蜜:施有三种,曰财施、法施、无畏施。二、戒波罗蜜:戒有三种,谓律仪戒、摄善戒、饶益有情戒。三、忍波罗蜜:忍有三种,谓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四、精进波罗蜜:精进有三种,谓被甲精进、摄善精进、利乐精进。五、静虑波罗蜜:静虑有三种,谓安住静虑、引发静虑、办事静虑。六、般若波罗蜜:般若翻译为慧,亦有三种,谓生空无分别慧、法空无分别慧、二空无分别慧。七、方便善巧波罗蜜:方便善巧有二种,谓回向方便善巧、拔济方便善巧。八、愿波罗蜜:愿有二种,谓求菩提愿、利乐他愿。九、力波罗密:力有二种,谓思择力、修习力。十、智波罗蜜:智有二种,谓受用法乐智、成熟有情智),何得独赞禅定?
“答曰:前四义劣,后五因禅,今则处中而说,所以者何?菩萨修禅,即能具足增上四度,下五亦然。如菩萨发心为修禅故,一切家业内外皆舍,不惜身命,寂然闲居,无所悭吝,是名大舍。复次菩萨,为修禅故,身心不动,关闭六情,恶无从入,名大持戒。复次菩萨,为修禅故,能忍难忍,谓一切荣辱皆能安忍,设为众恶来加,恐障三昧,不生瞋恼,名为忍辱。复次菩萨,为修禅故,一心专精进,设身疲苦,终不退息,如钻火之喻,常坐不卧,摄诸乱意,未尝放逸,设复经年无证,亦不退没,是为难行之事,即是大精进也。故知修禅因缘,虽不作意别行四度,四度自成。复次菩萨,因修禅定,具足般若波罗蜜者,菩萨修禅,一心正住,心在定故,能知世间生灭法相,智慧勇发,如石中泉。故摩诃衍偈说:‘般若波罗蜜,实法不颠倒,念想观已除,言语法皆灭,无量众罪除,清净心常一,如是尊妙人,则能见般若。’
“复次因禅具足方便波罗蜜者,一切方便善巧要须见机,若不入深禅定,云何能得明见根性,起诸方便引接众生?复次因禅具足力波罗蜜者,一切自在变现诸神通力,皆藉禅发,具如前辨。复次因禅具足愿波罗蜜者,如摩诃衍中说:菩萨禅定,如阿修罗琴,当知即是大愿成就之相。复次因禅具足智波罗蜜者,若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非定不发,其义可见。行者善修禅故,即便成就十波罗蜜,满足万行一切法门。是故菩萨,欲具一切愿行诸波罗蜜,要修禅定。是事如摩诃衍论中说。
“问曰:菩萨之法,正以度众生为事,何故独处空山,弃舍众生,闲居自善?
“答曰:菩萨身虽舍离,而心不舍,如人有病,将身服药,暂息事业,病瘥则修业如故。菩萨亦尔,身虽暂舍众生,而心常怜悯,于闲静处,服禅定药,得实智慧,除烦恼病,起六神足,还生六道,广度众生。以如是等种种因缘,菩萨摩诃萨发意修禅波罗蜜,心如金刚,天魔外道及诸二乘无能沮坏。”

注:以上各章内容原发布于2018年系列辨析邮件。具体发布时间为:
《〈建立大乘佛法正见〉辨析(部分)》:2018年8月
《〈认识人生〉辨析(部分)》:2018年9月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系列开示辨析》:2018年9~10月
《〈感悟人生〉系列开示辨析》:2018年9~11月
《〈觉悟之道〉系列开示辨析》:2018年11月
《〈苦乐人生〉系列开示辨析》:2018年9~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