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诚感悟人生 第六章《如何分享同行善友的功德与经验》辨析

第六章《如何分享同行善友的功德与经验》

1、“不起心、不动念,这个不可能的事情”吗?灭尽定、无想定呢?
【原文】那我们学习佛法,就是如何来训练我们的心,而不是说让我们的心不起心、不动念,这个不可能的事情。

【辨析】小乘罗汉的灭尽定和外道的无想定都可以不起心、不动念。灭尽定,又作灭受想定、灭尽三昧,即灭尽心、心所(心之作用)而住于无心位之定,此定则为佛及俱解脱之阿罗汉所得,即以现法涅槃之胜解力而修入者。无想定,能于定中心想不起,犹如冰鱼、蛰虫,但不能断惑而证入圣果。无想定为凡夫及外道所修,即彼等误信色界第四禅无想天之果报为真悟境。

【辩护】针对来学习佛法的人而言,要把学习的方向放在如何训练自己的心上面,而不是放在让自己不起心、不动念上面,因为初学甚至久学的人,做到不起心、不动念是不可能的。
原文没有错误。辨析中未能理解此句要表达的意思。

【再辨析】作者讲的“训练心”基于其“历事练心”的相似法体系,违乱佛教戒定慧修证次第。见下文2辨析。

2、缺乏基本正见,不重戒律,离于定慧,历事依何练心?练向何方?
【原文】我们常常说“历事练心”,“历事练心”这些“事”就是一种境界,就通过这些境界来磨练我们自己内心,通过外在的这些境界把我们内在的根本烦恼、随烦恼、种种烦恼的种子让它引发出来,然后去对治。比如一个人嗔心比较大,喜好骂人,脾气不好,那么你一个人呆在房间里面,天天不给人家见面、不给人家接触,那自然而然你不会给人家去吵架。因为你不跟人家接触那怎么会吵架?

【辨析】对境引发出烦恼来,如果行人不具定慧的功夫,轻烦恼是暂息,对境过强则引发结怨,不能根本对治。《十住毗婆沙论》卷16:“复有菩萨烦恼深厚,是人若在众闹则发烦恼,应在阿练若处住降伏烦恼。”《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卷1:“若随缘对境,而不修习止观,是则修心有间绝,结业触处而起(对境就会起烦恼)。”《诸法集要经》卷9:“若不修定慧,何由尽诸漏?唯具假形相,此则非比丘。”《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卷1:“故经云:‘若偏修禅定福德,不学智慧,名之曰愚。偏学智慧,不修禅定福德,名之曰狂。’狂愚之过,虽小不同,邪见轮转,盖无差别。”
以持戒为胜,不修定慧,反成道障。粗泛调心而毁破戒律则难免堕落恶道。《四分律行事钞简正记》卷17:“执则障道者,谓执戒为胜,不修定慧,则成戒取(戒禁取),障于圣道。又但得生欲界天身,故云是世善法也。违则障道,不免三涂者。”
但起悲心,不修定慧,非真菩萨道,不免凡夫过患,《金刚三昧经论》卷3:“若离大悲,直修定慧,堕二乘地,障菩萨道。设唯起悲,不修定慧,堕凡夫患,非菩萨道。”

下面以“四种心”讲解禅修与烦恼现起的情况。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1:“心有四种心:一、有漏心,二、无漏心,三、亦有漏亦无漏心,四、非有漏非无漏心。
“一、有漏心者,即是凡夫外道心。具三漏(欲漏、有漏、无明漏,漏即烦恼的别称),故名有漏心。所以者何?凡夫、外道修禅定时,约四时中分别不得离结漏故。何等为四时中分别?一者初发心,欲修禅时,不能厌患世间,为求禅定中乐及果报故。二者当修禅时,不能返照观察,生见着心。三者证诸禅时,即计为实,不知虚诳,于地地中见着心生。四者从禅定起,若对众境还生结业。以是因缘,名为漏心。
“第二,明无漏心,亦约四时中分别。一、约发心者,二乘之人初发心欲修禅时,厌患世间,不乐禅乐及求果报,但为调心,则漏心自然微薄不起,因此能发无漏。二、修行者,随所修禅悉知虚假,能伏见着,不生结业。三、得证者,入诸禅定之时,若于定中发真空慧,断诸烦恼,则三漏永尽。四、从禅定起,随所对境,不生见着造诸结业。以是因缘,名无漏心。前二心虽是有漏,而为无漏作因,因中说果亦名无漏。
“第三,明亦有漏亦无漏心,亦约四时中分别。一、约发心者,此行人初发心欲修禅时,恛惶不定,或时厌离生死,不乐禅乐,或生见着,希望定乐,爱乐果报。以生厌故,结业微羸;希望定乐故,增长烦恼。二、约修行者,如不断善根人欲修禅时,是人虽成就信等五法,不得名根,以其不能定伏结使故名亦有漏,生于信等善法故名亦无漏。三、约得证者,七种学人入诸禅时,虽发真智,结漏未尽故名亦有漏亦无漏,乃至退法罗汉亦有此义。所以者何?未得无生智(见苦已不复更见,断集已不复更断,尽证已不复更证,修道已不复更修)故名亦有漏,得尽智(见苦已,断集已,尽证已,修道已)故名亦无漏。四、诸学人等从禅定起,随对众境,随所断惑,未尽之处或犹生着故名亦有漏,断惑尽处虽对众境结业不起,名亦无漏。
“第四,释非有漏非无漏心,亦约四时中明。一、约发心者,菩萨大士初发意欲修禅时,不为生死,不为涅槃,则心不堕二边。二、约修行者,菩萨修禅波罗蜜时,为福德故不住无为,为智慧故不住有为。三、约得证者,菩萨入诸禅时,若于禅中发无生忍慧,尔时心与法性相应,不着生死,不染涅槃。四、菩萨从禅定起,随对众境,心常不依有无二边。以是因缘,菩萨之心名非有漏非无漏心。”

【贤佳附辨】缺乏基本正见,不重戒律,离于定慧,历事依何练心?练向何方?可能依世俗见乃至邪见练心,以增长能力、成办事情为方向。可能破戒违法、妄语抵赖乃至杀人不眨眼,而其心无忧无恼、“法喜充满”或“如如不动”,算作练心高境界。

【辩护】历事练心属于大乘的范畴,小乘是少事少欲,事情越少越好。大乘为度众生,需要逐渐培养度化众生的心力,不经过事项的锻炼很容易遇到承受不了的境界导致退失菩提心。同时,历事练心也是一种主动的心理状态,我要效学大乘,所以我要历事练心。小乘人的特质有乐简畏繁,畏苦怕难等。大乘人的特质有勇猛担当等。

【再辨析】大小乘区分的关键是看发心(小乘出离心,大乘菩提心)和所断之障,小乘只能断烦恼障,大乘菩萨二障(烦恼障和所知障)俱断。资粮位初学者“止观力微”故当广集福慧资粮,闻思持戒,勤修六度,培养止观之力,并不是所谓“通过这些境界‘事’来磨练我们自己内心,通过外在的这些境界把我们内在的根本烦恼、随烦恼、种种烦恼的种子让它引发出来,然后去对治。”
《成唯识论》:“如是二障,分别起者,见所断摄;任运起者,修所断摄。二乘但能断烦恼障,菩萨俱断。永断二种,唯圣道能。伏二现行,通有漏道。菩萨住此资粮位中,二粗现行,虽有伏者,而于细者及二随眠,止观力微,未能伏灭。”
关于辩护者所说的练心和退屈一事亦见《成唯识论》:“此位(资粮位)二障,虽未伏除,修胜行时,有三退屈,而能三事练磨其心,于所证修,勇猛不退。一闻无上正等菩提广大深远,心便退屈,引他已证大菩提者,练磨自心,勇猛不退。二闻施等波罗密多甚难可修,心便退屈,省己意乐能修施等,练磨自心,勇猛不退。三闻诸佛圆满转依极难可证,心便退屈,引他粗善,况己妙因,练磨自心,勇猛不退。由斯三事,练磨其心,坚固炽然,修诸胜行。”
论中所讲“三事练心”为“引他已证大菩提者”,“省己意乐能修施等”,“引他粗善(粗陋浅层次的善),况己妙因(佛法精妙之善因)”来调磨练心。岂是如原文所讲的那种“历事练心”!
原文讲:因为没有从(烦恼)根本上面拔除,没有从草的种子、草根把它挖掉,没有把它(烦恼)的种子把它去掉。我们常常说“历事练心”,“历事练心”这些“事”就是一种境界,就通过这些境界来磨练我们自己内心,通过外在的这些境界把我们内在的根本烦恼、随烦恼、种种烦恼的种子让它引发出来,然后去对治。
真正断除二障(烦恼障、所知障)的种子,靠的是登地菩萨的无分别智。
《成唯识论》:“真见道,谓即所说无分别智,实证二空所显真理,实断二障分别随眠(种子)。”
另附《成唯识论》关于修行证果的概说:
“何谓悟入唯识五位?一资粮位,谓修大乘顺解脱分。二加行位,谓修大乘顺决择分。三通达位,谓诸菩萨所住见道。四修习位,谓诸菩萨所住修道。五究竟位,谓住无上正等菩提。
云何渐次悟入唯识?谓诸菩萨于识相性资粮位中,能深信解;在加行位,能渐伏除所取、能取,引发真见;在通达位,如实通达;修习位中,如所见理,数数修习,伏断余障;至究竟位,出障圆明,能尽未来化有情类,复令悟入唯识相性。”

3、了解到“外在的事情是无常的”,“ 心就不会被外在的境界束缚住”吗?
【原文】因为有生灭,心心念念都是在生生灭灭,那我们一个人如果能够悟到这样一个境界,了解到这样一个道理,外在的事情是无常的,这样子的话,我们的心就不会被外在的境界束缚住。

【辨析】了解粗浅的无常和生灭,心仍旧会被束缚。对初机,说无常是为了生起出离心,如果对无常执为常则是颠倒,只有切实的了解无生无灭才能解脱。《长阿含经》卷21:“佛告比丘:‘以是当知,一切行无常,变易朽坏,不可恃怙,凡诸有为甚可厌患,当求度世解脱之道。’”《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卷3:“为钝根众生故说无常苦空,是众生闻一切法无常苦已,即深厌离,即得断爱得解脱。为中根众生故,说一切无我、安稳、寂灭、泥洹,是众生闻一切法无我,准(契入)泥洹、安稳、寂灭,即断爱得解脱。为利根者,说一切法从本已来,不生不灭毕竟空,如泥洹相。是故于一义中,随众生结使、心错,便有深浅之异,如治小病名为小药,治大病名为大药。”

【贤佳附辨】破戒作恶的行为是无常的,他人的苦恼退善是无常的,自己和他人现世丑闻治罚、未来堕落恶道也是无常生灭的,了解“外在的事情是无常的,这样子的话,我们的心就不会被外在的境界束缚住”,于是可以“心无挂碍”、无疚无愧、无忧无畏。

【辩护】佛说无常是为破众生常执,众生因为常执,执外境为常而为外境所束缚,通过修行无常、了悟无常可破去常执。佛根据众生根基应机说法,为常执众生而说无常法,最终大涅槃经时佛指出最终的状态是常乐我净。
无常、缘起性空属胜义谛,讲空。业果属世俗谛,讲有。佛讲空是为了破有,但并非否定有,并非否定世俗谛。辨析中后边再次将胜义谛和世俗谛混为一谈,用无常否定业果。{辩护者所讲不知所云。}

【再辨析】阿赖耶识中的随眠习气深厚,只了解如上内容无定无慧怎么可能就不被境界束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