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利利他

论自利利他(20230624)

居士甲】看文章《南北传论缘起》(https://www.zhengxinfofa.org/9370.html)中引述:

《(南传)增支部4集95经/火葬场的燃烧木柴经》说:“现在世间中存在这四种人,哪四种呢?既非为自己利益也非为他人利益的行者,为他人利益而非为自己利益的行者,为自己利益而非为他人利益的行者,既为自己利益也为他人利益的行者。比丘们!犹如火葬场的燃烧木柴,两端已被燃烧,中间沾了粪,既不能在村落中当木材,也不能在山林中[当木材],比丘们,凡这个人既非为自己利益也非为他人利益的行者,我说这个人像这样的譬喻。比丘们!在这里,凡这位为他人利益而非为自己利益的行者,这位是这[前]二个人中比较优胜、比较胜妙者。比丘们!在这里,凡这位为自己利益而非为他人利益的行者,这位是这[前]三个人中比较优胜、比较胜妙者。凡这位既为自己利益也为他人利益的行者,这位是这四个人中最高者、最胜者、上首者、最上者、最顶尖者。比丘们!犹如从牛有牛乳,从牛乳有凝乳,从凝乳有生酥,从生酥有熟酥,从熟酥有熟酥醍醐,在那里,熟酥醍醐被说为其中之第一。同样的,比丘们!凡这位既为自己利益也为他人利益的行者,这位是这四个人中最高者、最胜者、上首者、最上者、最顶尖者。”(http://agama.buddhason.org/AN/AN0677.htm

这里说“为自己利益而非为他人”者较于“为他人利益而非为己”者更优,怎么解释?是否说明,自己未究竟解脱者的所谓利他不能究竟,不如先获得自己的究竟解脱?

贤佳】这里“为他人利益而非为己”者,应是指违背戒善而利他者,并非菩萨不违戒善的忘我、无我利他。违背戒善利他,是有过的、肤浅的,自己难免堕落,难以深远利他,往往启人不信戒善,其实害人,不如严谨依善依戒的自利者尚能启发他人信依戒善。

如《(南传)相应部经典·大篇·(第三)念处相应》说:“诸比丘!应以‘自护’以修习念处,应以‘护他’以修习念处。诸比丘!自护者则护他,护他者则自护。诸比丘!云何自护则护他耶?依修习、多修。诸比丘!如是,自护则护他。诸比丘!云何护他则自护耶?依于忍辱、无害、慈爱、哀悯。诸比丘!如是,护他则自护。诸比丘!以‘自护’则应修念处,‘护他’则应修念处。诸比丘!自护则护他,护他则自护。”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N17/N17n0006_047.xml#pN17p0358a0202

《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五戒·戒德高胜》说:“经云:‘有善男女布施满四天下众生四事供养,尽于百年,不如一日一夜持戒功德。’以戒法类通情、非情境故也。……若不持戒得财施者,多贪不净,以利求利,恶求多求,故使来世受不净果,如牛羊猪狗,衣食粗恶。若持戒者,既绝恶求,清净行绝,乃至佛果。”

《优婆塞戒经》说:“实义菩萨者,能听深义,乐近善友,乐供养师、父母、善友,乐听如来十二部经,受持、读诵、书写、思义。为法因缘,不惜身命、妻子、财物,其心坚固。怜悯一切,口言柔软,先语、实语,无有恶语及两舌语。于自身所不生轻想,舒手惠施,无有禁锢。常乐修磨利智慧刀,虽习外典,为破邪见、出胜邪见,善知方便调伏众生。于大众所不生恐怖,常教众生菩提易得,能令闻者不生怖心。勤修精进,轻贱烦恼,令彼烦恼不得自在。心不放逸,常修忍辱,为涅槃果持戒、精进。愿为众生趋走给使,令彼安稳欢娱受乐;为他受苦,心不生悔。见退菩提,心生怜悯。能救一切种种苦恼,能观生死所有过罪,能具无上六波罗蜜。所作世事,胜诸众生。信心坚固,修集慈悲,亦不希求慈悲果报,于怨亲中其心无二。施时平等,舍身亦尔,知无常相,不惜身命。以四摄法摄取众生,知世谛故,随众生语。为诸众生受苦之时,其心不动如须弥山。虽见众生多作诸恶,有少善者,心终不忘。于三宝所不生疑心,乐为供养。若少财时,先给贫穷,后施福田;先为贫苦,后为富者。乐赞人善,为开涅槃。所有伎艺,欲令人学,见学胜己,生欢喜心。不念自利,常念利他,身、口、意业所作诸善终不自为,恒为他人。是名实义菩萨。……

“为利自他造作诸业,是名为学。能利他已,是名学果。……菩萨信根既自利已,复利益他。自利益者,不名为实;利益他者,乃名自利。何以故?菩萨摩诃萨为利他故,于身命财不生悭吝,是名自利。菩萨定知若用声闻、缘觉菩提教化众生,众生不受,则以天人世乐教之,是名利他。利益他者,即是自利。菩萨不能自他兼利,唯求自利,是名下品。何以故?如是菩萨于法财中生贪着心,是故不能自利益也。行者若令他受苦恼,自处安乐,如是菩萨不能利他。若自不修施、戒、多闻,虽复教他,是名利他,不能自利。若自具足信等五根,然后转教,是名菩萨自利利他。

“善男子!利益有二,一者现世,二者后世。菩萨若作现在利益,是不名实。若作后世,则能兼利。善男子!乐有二种,一者世乐,二者出世乐,福德亦尔。菩萨若能自具如是二乐二福化众生者,是则名为自利利他。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足一法则能兼利,谓不放逸。复有二法能自他利:一者多闻,二者思维。复有三法能自他利:一者怜悯众生,二者勤行精进,三者具足念心。复有四法能自他利,谓四威仪。复有五法能自他利:一者信根,二者持戒,三者多闻,四者布施,五者智慧。复有六法能自他利,所谓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复有七法能自他利,谓坏七慢(慢、过慢、慢过慢、我慢、增上慢、下劣慢、邪慢)。”(卷第二)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24/T24n1488_002.xml#pT24p1041a2516

另可参看:

《论持戒和度人》

论持戒和度人

居士甲】结合法师的阐释,再看这段原文:“比丘们!在这里,凡这位为自己利益而非为他人利益的行者,这位是这[前]三个人中比较优胜、比较胜妙者。”佛陀在这里的这个排序,虽然是针对面前的受众讲的,但是应具有普适性,看上去是很确凿的语气。所以是否暗示凡夫修行者“为他人利益而非为自己利益”的情况都会毫无疑问地夹杂“违善违戒”的劣迹?所以,将此项只排在倒数第二位。而持戒行善利己者因为能一定程度自然利他,所以排在正数第二位。是否可以这样看?

由此是否可以说明,如果不能严谨持戒为善来真正利己,却自诩发心利他,自诩事业具无量功德,都非真正的排序第一位中的“自利利他”?(“凡这位既为自己利益也为他人利益的行者,这位是这四个人中最高者、最胜者、上首者、最上者、最顶尖者。”)是否可以这样判断?

贤佳】是的!随喜善思!


Comments are closed here.